[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雨刷胶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513.1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黎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B60S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雨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新型雨刷胶条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刷自1927年被发明,发展、并使用至今,现代雨刷器的发展历程整整经历了近90年的历程,如今不管是高档豪华轿车,还是普通民用的代步车,或者是笨重的货车,大卡车、客车,雨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传统雨刷所配的雨刷胶条结构复杂,胶条结构高且大,传统的雨刷的总高度为11cm,上胶条与下胶条之间的距离为7.8cm,护翼的厚度为0.7cm,其重量重,材料及资源浪费大,实际配合雨刷架子装车后,因高度高,造成风阻大,且外观不美观;其次,因胶条结构高且大,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等,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再次,常规胶条截面设计未经相关测试验证,胶条实际刮刷角度不合理,容易产生变形,造成玻璃在刷试过程中产生噪音、刮刷不良等现象;最后,因胶条表面处理工艺粗糙,造成胶条表面摩擦力偏高,导致刮刷寿命较短,有的甚至使用不到一个月就需要更换新的雨刷;总之,一般市场上雨刷,在刷试过程中摩擦力大,容易磨损及产生噪音,刮水效果差,寿命短,这些现象均会造成汽车档风视野模糊,驾驶人员无法准确识别道路前方的状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雨刷胶条结构。该结构与传统胶条相比,总高度降低约2mm,实际装入雨刷架子后,可以有效降低雨刷的总体高度,即可以使得雨刷可以更好的隐藏在汽车挡风玻璃下方,又可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的风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雨刷胶条结构,包括上胶条、下胶条、摆颈、护翼,其特征为:所述的上胶条的长度小于下胶条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上胶条与下胶条之间的距离比传统的间距高2mm。所述胶条摆颈上方的护翼与下胶条成V型。所述的护翼的长度大于下胶条的长度。所述的护翼的厚度比传统护翼的厚度低2mm。所述的雨刷胶条的总高度较其它雨刷片高度低约2mm。
所述的雨刷胶条在受到标准压力作用下,可以倾倒的角度保持在40-50°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总高度较其它雨刷片高度低约2mm,实际装入雨刷架后,可降低其总高度,减少风阻;其次,本实用新型雨刷胶条截面在摆颈、上胶条、下胶条进行了优化设计,受压后,刮刷角度合理,刷试效果佳,无噪音、跳动等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胶条,2.下胶条,3.护翼,4.胶条摆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胶条(1)、下胶条(2)、胶条摆颈(4)、护翼(3),所述的上胶条(1)的长度小于下胶条(2)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上胶条(1)与下胶条(2)之间的间距比传统的上胶条与下胶条之间的间距高2mm。所述胶条摆颈(4)上方的护翼(3)与下胶条(2)成V型。所述的护翼(3)的长度大于下胶条(2)的长度。所述的护翼(3)的厚度比传统护翼的厚度低2mm,所述的雨刷胶条的总高度比传统的雨刷片高度低约2mm,实际装入雨刷架后,可降低其总高度,减少风阻。
受压后,雨刷胶条可以倾倒的角度保持在40-50°之间,刮刷角度合理,刷试效果佳,无噪音、跳动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