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624.2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波;徐德增;李士杰;刘畅;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润滑油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 置。
背景技术
大型生产车间或检修车间一般都配备了大型行吊,以提高设备生产和检 修的质量与效率,为确保行吊的正常使用,规定行吊每月进行维护保养一次, 维护保养的项目其中就包括了行吊滑轮及钢丝绳加润滑油,大型行吊的钢丝 绳中间有一股纤维芯,用来吸收和释放润滑油,吊钩在上下的过程中,钢丝 绳的移动会让润滑油比较均匀的分布,起到润滑行吊滑轮系统的功能。在正 常使用时,润滑油随着钢丝绳的运动受到挤压释放、再吸收,润滑油只会在 钢丝绳间相互传递,但行吊使用结束后,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不投入使用, 在重力的作用下,润滑油顺关钢丝绳往下流,润滑油最终会流到吊钩上,在 吊钩上的润滑油积累到一定量,就会有润滑油从吊钩最底端滴到车间地面上, 一般车间工作人员会在吊钩正下方摆放一个塑料桶来接滴下来的润滑油,但 润滑油在行吊停止使用后的前2-3天是不会有润滑油滴下来的,所以经常会 发生油桶被清洁人员移动的情况,造成润滑油污染车间地坪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的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 置,克服了因清洁人员误动润滑油收集桶使得大型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污染车 间地坪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用以悬挂于行吊的吊钩 下方,包括有一个弧面槽、至少两个磁铁和至少两根钢丝绳,所述至少两根 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磁铁固定,至少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中心 对称地固定在弧面槽内侧面上。
所述磁铁为圆柱体、立方体、球体或不规则体。
所述磁铁表面设有用于钢丝绳固定的沟道。
所述磁铁为4个,钢丝绳为4根,各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一个磁铁在沟 道处固定,弧面槽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地设置四个固定点,四个固定点分别 与各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
所述磁铁为3个,钢丝绳为3根,各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各个磁铁在沟 道处固定,弧面槽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或者以等腰三角形的方式设置三个固 定点,三个固定点分别与各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
所述磁铁为2个,钢丝绳为3根,其中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同时固定在一 个磁铁沟道上,第三根钢丝绳固定在另一个磁铁沟道上,弧面槽的内侧面上 中心对称或者以等腰三角形的方式设置三个固定点,三个固定点分别与各钢 丝绳的另一端固定。
所述磁铁为2个,钢丝绳为4根,其中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同时固定在一 个磁铁沟道上,另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同时固定在另一个磁铁沟道上,弧面槽 的内侧面上中心对称地设置四个固定点,相邻的两个固定点分别与一个磁铁 对应的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另两个相邻的固定点分别与另一个磁铁对 应的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在行吊停止使用时 通过磁铁吸附在吊钩两侧,使得弧形槽位于吊钩底部以收集润滑油,从而避 开清洁人员误动润滑油收集桶的问题,100%避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污染车间 地坪;可方便的取下该装置,之后行吊便可以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结 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结 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结 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吊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实施例。
请同时结合图1至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行吊 钢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行吊钢 丝绳润滑油收集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LED灯具
- 下一篇:摄像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