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3668.9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滕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振亚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 箱式 秸秆 生物肥 发酵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
背景技术
当今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是关系到绿色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农作 物秸秆,经发酵处理后,可用于食用菌的生产基料或做有机肥返田。
目前秸秆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1.就地直接粉碎和机械深翻灭茬后还田。实践验证,缺点是腐熟期太长,影响后期 农作物生长。
2.集中发酵处理。因受地域、道路、运力等条件的限制,投入的价值远大于其产出 价值。
3.其它一些如制板、造纸等用途,皆因需高度集中处理,影响效益,而不能彻底解 决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将秸秆就 地发酵处理,能应用于生产蘑菇和有机肥返田的设施——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 它能够解决因农作物秸秆焚烧而污染空气的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 肥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 酵隧道,主要包括密封集装箱箱体,集装箱一侧设有风机,集装箱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下设 有风管,所述风管上均匀设置通气孔,风管的一端与汇流管相联,汇流管中部与风机的出风 口相连接,风机的进风口与集装箱上部的回风管、新风进风管相连接,新风进风管与回风管 分别设有联动调节风门,集装箱顶部设有可开、关的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窗和调节风门,并设 有防雨顶棚。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上通气孔的直径为5~7mm;所述调节风门的调节流量为0~ 10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的使用非常灵 活、方便。可根据覆盖的种植面积范围,选择一就近地址安放,周围的秸秆送入和发好料的 返田均无需远距离运输,节约劳动力;大大缩短了秸秆腐熟周期,开辟了大田绿色有机肥料 的供应链,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解决了秸秆焚烧困惑。
分散农户可利用发酵料进行个体生产蘑菇,增加收入,增加蔬菜供应品种,改善生 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嘴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基料的发酵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式秸秆生物肥发酵隧道,主要包括密封 集装箱箱体1,集装箱一侧设有风机3,集装箱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下设有风管2,所述风管2 上均匀布满了通气孔10,风管2的一端与汇流管8相联,汇流管8中部与风机3的出风口相连 接,风机3的进风口与集装箱上部的回风管6、新风进风管4相连接,新风进风管4与回风管6 分别设有联动调节风门5,风机3的风量可根据发酵工艺要求进行调整;集装箱顶部设有可 开、关的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窗和调节风门7,并设有防雨顶棚。
根据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上通气孔10的直径为5~7mm;所述调节风 门5、调节风门7的调节流量为0~100%。本实用新型图5中,Aleveling初始校准Bheating up升温Cpasteuristation巴氏灭菌Dcooling降温EConditioning发酵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风机的风量、风门的调节条件,是依据发酵料和发酵菌种的特性以 及发酵料的用途而定,一般都有发酵温度和时间特性曲线,该特性曲线与外界环境温度、发酵料温度、通风量大小密切关联,通风量大小又与新风门、回风门的开关比例相关。
本实用新型风机运行、风门的开度比例、空气温度,发酵料的温度,根据图5的曲线 运行。如C点,处于巴氏灭菌消毒,此时发酵料温度需连续8-10小时稳定在此点,新风门关 闭,回风门开启,风机在维持风量速度下稳定运行,保证隧道内温度场均匀,若温度上升,则 新风门按上升速率开启,回风门按比例关闭,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发酵隧道一次装料量可达15~20吨,处理周期为1~2周。按一亩 地每季出稻麦秸秆约200公斤计算,田间布局可在100~500亩地范围内设置一只集装箱发酵 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振亚,未经滕振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3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