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约型灯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3810.X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燕 |
主分类号: | H01J5/50 | 分类号: | H01J5/50;H01J5/54;H01J6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约 灯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简约型灯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办公场所应用到了节能灯,因此,节能灯取代普通灯泡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插接式节能灯包括有节能灯主体及套在节能灯主体两端的灯头。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灯头包括金属套筒1、电木板2和导电插脚3,所述金属套筒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结构,于封闭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凹槽4,于凹槽4中设有通孔5,且通孔5的周缘形成有裙边6。所述导电插脚3的底面设有一环形的卡榫7,导电插脚3的中部外沿设有凸环8。所述电木板2有三块,均为圆形的薄片状,其中一块电木板2较大,另两块电木板2较小,且各电木板2上均设有通孔5。
该导电插脚3是按以下方式安装到灯头上:使大块的电木板2帖在金属套筒1之端面的底部,两小电木板2贴在与两通孔5相对的凹槽4中,裙边6夹在大电木板2和小电木板2之间。两导电插脚3从金属套筒1的内腔穿过大电木板2、金属套筒1和小电木板2的通孔5,导电插脚3的顶端穿出在灯头外,导电插脚3端部的卡榫7顶在大电木板2的底面,导电插脚3的凸环8勾紧在小电木板2的上表面,从而使导电插脚3稳在金属套筒1上。
这种灯头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一、绝缘塑胶件采用电木板2,冲裁加工后电木板2的余料不可再度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灯头的组件多,导致安装工序繁多,增加组装成本;以及,加工尺寸难以控制,如此,不良品较多,从而影响整个节能灯的使用性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们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约型灯头结构,其组件少、安装方便,且绝缘塑胶件可反复回收利用,解决传统之电木板冲裁加工后余料不可再度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简约型灯头结构,包括导电插脚和用于连接灯管管体的金属套筒,还包括一绝缘塑胶件,该导电插脚和金属套筒连接在同一绝缘塑胶件上。
优选的,所述绝缘塑胶件为一塑胶连接套壳,其包括有顶壁和环形侧壁,该导电插脚紧固在顶壁上,该金属套筒连接于环形侧壁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绝缘塑胶件与导电插脚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绝缘塑胶件与金属套筒为分体组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绝缘塑胶件与金属套筒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绝缘塑胶件与导电插脚为分体组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绝缘塑胶件、金属套筒和导电插脚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导电插脚和金属套筒连接在同一绝缘塑胶件上,轻松地实现三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固,能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使用后的材料可以反复回收利用,解决传统之电木板冲裁加工后余料不可再度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该绝缘塑胶件是采用塑胶作为原材料,可以单独注塑成型,也可以同金属套筒或导电插脚一体成型,其加工工艺简单、制作容易,生产成本较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之灯头结构的顶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灯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仰视图;
图7是图5中B-B的之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金属套筒2、电木板
3、导电插脚4、凹槽
5、通孔6、裙边
7、卡榫8、凸环
10、灯管管体
20、灯头21、金属套筒
211、卡点212、裙边
22、绝缘塑胶件221、凹腔
222、固定孔223、环形限位凹槽
224、顶壁225、环形侧壁
23、导电插脚231、底部
232、卡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节能灯主体及套在节能灯主体两端的灯头20。
其中,该节能灯主体包括一灯管管体10、电路板(图未示)和节能灯(图未示),该灯管管体10是由塑胶材料制成,该电路板设置在灯管管体10内,节能灯阵列在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燕,未经张玲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3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