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3813.3 | 申请日: | 201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0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4 | 分类号: | B22C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砂型 热风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砂型内残水量较高,其残水在浇注过程中将分解为气体,有的排 出铸件,有的来不及排出,会以气孔的形式存在于铸件中,有的甚至会造 成合金或非金属元素的氧化,形成氧化物夹杂存在于晶界上,严重影响铸 件的表面质量,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能有效 降低砂型中的残水量,提高铸件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罩、电热圈、进风机和排湿风 机,所述烘干罩为无底面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所述烘干罩由外层隔热层、 中空层和内层散热层组成;所述烘干罩的内层顶壁和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 出风口;所述烘干罩的外层顶壁中心处设有主进风管,所述电热圈安装在 所述主进风管内,所述进风机安装在所述主进风管上方;所述烘干罩的内 层顶部中心处设有向下的出风软管;所述排湿风机设置在所述烘干罩的上 方。
所述电热圈由筒状主发热体及设置在筒状发热主体内的截面呈“X”形 的发热片组成。
所述排湿风机的排湿进风口延伸至所述烘干罩内部,所述排湿风机的 排湿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烘干罩的外部。
所述烘干罩上还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对砂 型进行内外同步烘干,并具有排湿装置,烘干速度快,效率高,可以有效 降低砂型中的残水量,提高铸件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罩1、电热圈 2、进风机3和排湿风机4,所述烘干罩1为无底面的方形体,所述烘干罩 1由外层隔热层101、中空层102和内层散热层103组成;所述烘干罩1的 内层顶壁和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出风口5;所述烘干罩1的外层顶壁中心处 设有主进风管6,所述电热圈2安装在所述主进风管6内,所述进风机3安 装在所述主进风管6上方;所述烘干罩1的内层顶部中心处设有向下的出 风软管7;所述排湿风机4设置在所述烘干罩1的上方。
所述电热圈2由筒状主发热体201及设置在筒状发热主体内的截面呈 “X”形的发热片202组成。
所述排湿风机4的排湿进风口401延伸至所述烘干罩1内部,所述排 湿风机4的排湿出风口402设置在所述烘干罩1的外部。
所述烘干罩1上还设有吊耳(未图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砂型置于将烘干罩内,并将出风软管置于砂 型型腔内,开启电热圈和进风机,热风从烘干罩经中空层至烘干罩内层顶 壁和侧壁上出风口对砂型烘干,同时出风软管对砂型内腔烘干;在烘干的 同时间歇开启排湿风机将湿热空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砂型热风烘干装置对砂型进行内外同步烘干,并具 有排湿装置,烘干速度快,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砂型中的残水量,提高 铸件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裕隆模具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3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