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3959.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杭颂斌;孙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万科保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A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青豆大豆等豆类植物的种植时,常会有部分作物发生倒伏,倒伏之后 的作物难以被收获机收割,从而导致收获率降低。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倒 伏的作物也被收获机收割,常在收获机前端设置收割装置,将倒伏作物扶 起,以便于收割。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636350A公开了一种联合收获机收割装置,在收 割装置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输送带,两个输送带之间的距离向前逐渐增大, 形成Y形的供豆株通过的通道。然而该收割装置仅是通过平面的传输带来 扶起作物,传输带平面与作物的侧枝和叶子接触,通常侧枝和叶子与主枝 具有一定的夹角,因而传输带平面与作物的侧枝和叶子接触后主枝是倾斜 的,作物的主枝只能以倾斜状态送入联合收获机中,影响到后续对豆荚的 采摘,采摘机构无法采摘到所有的豆荚,降低了豆荚的菜摘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联合收获 机收割装置使得主枝以倾斜状态送入联合收获机中而降低豆荚的菜摘率的 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联合收获机的豆荚采摘率的收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割装置,包括
两条扶起输送带,相距一定距离设置,具有输送面,用于扶起倒伏的 作物;
若干个拔齿,设置在所述扶起输送带的输送面上,用于拨动作物的主 枝以使主枝竖立;
夹持输送器,用于竖直地夹持和传输经扶起输送带传输来的作物。
进一步地,所述拔齿由柔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拔齿表面由柔性材料包 覆。
进一步地,在两条所述扶起输送带的两个相对的输送面上,所述拔齿 向着靠近夹持输送器的方向倾斜,所述拔齿与扶起输送带表面之间的夹角 为50°至80°。
进一步地,所述扶起输送带与水平面之间形成45°至60°夹角。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扶起输送带的两个相对的输送面形成口径向着远 离所述夹持输送器的方向逐渐增大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夹角为100°至 160°。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输送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输送链条以及设置在 所述输送链条每个链节上的夹块。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为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输送器的输送链条与水平面之间形成30°至60° 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输送器的一侧的下方还设置有犁刀。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输送器的下方还设置有敲泥杆,所述敲泥杆用于 通过摆动来敲击作物根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割装置,收割装置在扶起输送带上设置拔齿, 拔齿可以增大了扶起输送带的作用范围,并且拔齿接触到作物后,拔齿拨 动作物,矫正作物的朝向,使作物逐渐竖立起来,并在两个扶起输送带的 作用下,以竖直状态送入到夹持输送器上,以便于后续步骤的采摘,作物 以竖直状态送入到收获机内部后,对作物顶部进行采摘(通过滚筒拍打等 方式使豆荚脱落),因而可降低采摘的豆荚中带有的泥土和枝叶的量,并且 能够使更多的豆荚脱落,提高采摘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割装置,拔齿由柔性材料制成,拔齿表面由柔 性材料包覆。设置柔性材料,可以保护防止作物被扯断,保护作物完整, 使整个作物及其上的豆荚均能被收入收获机中,提高采摘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割装置,拔齿向着靠近夹持输送器方向倾斜, 形成50°-80°夹角,使拔齿与夹持输送器之间形成一个能够“钩住”作物 的空间,一旦作物进入该空间内时,就难以离开该空间,只能在拨齿的带 动下跟随拨齿运动进入收获机内。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割装置,拔齿向着靠近夹持输送器方向倾斜, 形成50°-80°夹角,使拔齿与夹持输送器之间形成一个能够“钩住”作物 的空间,一旦作物进入该空间内时,就难以离开该空间,只能在拨齿的带 动下跟随拨齿运动进入收获机内。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割装置,所述扶起输送带与水平面之间形成 45°至60°夹角。远离所述夹持输送器的一端高度低,因而使用时所述夹 持输送器的前端更为靠近地面,也就可以能够够到贴近地面的倒伏的作物, 方便拔齿钩到倒伏的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万科保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万科保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3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割机粮仓
- 下一篇:芦苇联合收割机自动腰斩打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