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5467.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远;裴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范晓斌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烟吸排设备在家庭、饭店、旅馆等场所已经相当的普及。普通的 油烟吸排设备,例如抽油烟机只是将厨房的油烟直接排放到室外环境,油烟中 的有害物质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抽油烟机通过各式过滤网或者过滤板对油烟进 行过滤。但是这种静态的过滤方式只能过滤部分油烟,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油烟、 水汽进入设备内部,并排放至大气中,同样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也严重 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 够滤除油烟中的大颗粒物和分解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的环保型抽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增强净化装置分解有害物质和异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避免油烟粘附在抽油烟机的风机叶轮和净化 装置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烟机,包括具有进烟口的机 壳、用于排放油烟的排烟风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风机,还包括:
过滤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以通过离心作用滤除由所述进烟 口引入的油烟中的至少部分油污;以及
净化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紫外线放射管,以利用紫外线分解流经所述净化 装置及其周围的油烟中的至少部分油烟分子;其中
所述紫外线放射管弯曲延伸成全包围或半包围结构。
可选地,所述紫外线放射管为弧形、圆形、椭圆形或鸭梨形。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风机同轴连接,以使得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 风机的叶轮同速旋转。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油烟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净化装置 和所述风机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净化装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油烟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的上 游。
可选地,所述风机、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过滤装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列; 且
所述风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紫外线放射管中部的空间区域与所述过滤装 置连接,以带动所述过滤装置旋转。
可选地,所述风机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离心风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 进烟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排烟风道连通;且
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过滤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的外侧,所 述净化装置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尺寸配置成使得所述过滤装置在垂直于所述离心 风机的旋转轴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蜗壳,所述蜗壳的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灯管 插座,所述灯管插座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抽油烟机的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紫外线 放射管插接在所述灯管插座上。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网心和圆形周边,所述网心和所述圆形周边之 间设有由滤丝线缠绕而成且均匀分布的辐射状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中,通过设置可旋转的过滤装置,可利用过滤装置 的旋转,通过离心作用滤除由抽油烟机的进烟口引入的油烟中的至少部分颗粒 物,从而尽可能地收集油烟中的油污。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通过设置 具有至少一根紫外线放射管的净化装置,可利用紫外线放射管发出的紫外线分 解经过净化装置及其周围的至少部分油烟分子,将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为水 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对油烟中的异味有很强的清除效果, 从而清除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使抽油烟机更加环保。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中,通过将紫外线放射管弯曲延伸成全 包围或半包围结构,大幅度地增加了紫外线放射管放射出的紫外线辐射面积, 提高了紫外线辐射的均匀程度。也就是说,位于紫外线放射管包围或半包围范 围之内的油烟中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有害物质均能够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 氧化分解,从而增强了净化装置分解有害物质和异味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中,过滤装置在机壳内的油烟流动方向 上位于净化装置和风机的上游,由此,可使由进烟口进入的油烟先经过过滤装 置的离心过滤后再经过风机和净化装置,可避免油烟直接流经风机和净化装置 使其中的大颗粒物粘附于风叶和净化装置的紫外线放射管上,影响叶轮的转动 和紫外线的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5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户用采暖系统
- 下一篇:显示电磁加热火力的新型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