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5881.3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9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力奇航天碳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5/12;B32B5/26;B32B33/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汽车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 板。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 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比重小等优点, 已取代了很多传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火箭、飞机、车辆、器械、 纺织、医学领域等。
除上述的优点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目前在家装及其 他装饰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如汽车内饰面板。汽车在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 通,人们在选择适于自己家庭汽车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其安全性,汽车的高 速行驶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 关注的焦点。当汽车出现剧烈碰撞时,汽车的框架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车内 人员的安全。汽车内部遍布的内饰面板如果发生碎裂,碎片在高速运行的情况 下,很容易对车内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内饰板,出于成 本的考虑,并不会特意增强内饰板的强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的上、下面 强度和韧度不同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所述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包括13层按照不同 角度铺叠的碳纤维复合层;所述面板的两侧最外层分别为第一层,位于面板中 心的碳纤维复合层为中间层,所述13层的碳纤维复合层由中间层向两侧对称 铺叠;两侧的第一层和中间层的铺叠角度分别为45°和90°。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预浸料。
优选的,所述预浸料为单向预浸料。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两侧的第二层和第五层的铺叠角度均为 45°。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两侧的第三层和第六层的铺叠角度均为 0°。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两侧的第四层的铺叠角度均为9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包括13层碳纤维复合层,其自中 间向两侧对称的铺叠方式,可以保证汽车内饰面板上、下面强度、韧度等性能 一致,当汽车受到强烈撞击时,面板不会轻易破裂而造成人生伤害。同时,碳 纤维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够较快的去除车内的甲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 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包括若干层 碳纤维复合层;每层碳纤维复合层按照不同角度铺叠;汽车内饰面板从厚度方 向,碳纤维复合层自两侧向中心对称铺叠。两侧最外层为第一层,处于面板中 间的碳纤维复合层为中间层。
本实用新型题共的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包括13层碳纤维复合层,其中,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单向预浸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板件采用自中心向两侧对称铺叠的工艺,具体 为:
碳纤维汽车内饰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自两侧至中心,两侧的第一层1的铺 叠角度均为45°、两侧的第二层2和第五层5的铺叠角度均为45°、两侧的 第三层3和第六层6的铺叠角度均为0°、两侧的第四层4的铺叠角度均为 90°、中间一层7的铺叠角度为90°。
自中间向两侧对称的铺叠方式,可以保证板件上下面强度、韧度等性能一 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力奇航天碳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力奇航天碳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5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复合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下一篇:一种光伏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