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行茶叶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7707.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行 茶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行茶叶包。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绿色饮品,爱喝茶的人往往对某一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特别钟爱。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很不习惯在旅行或者出差途中由宾馆等公共场所提供的茶叶,所以他们往往会随身携带少量自己常喝的茶叶,以便随时冲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旅行茶包,将茶叶封存在带漏水孔的茶包内,冲泡时可以将茶包整体放在水杯内,开水通过漏水孔进入到茶包内,茶叶水通过漏水孔从茶包内部流出到水杯内,使冲泡后的茶水更加澄清,方便饮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旅行茶叶包,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茶包;所述茶包包括储存盒和塞子;所述储存盒的上端设有无盖的敞开端;所述塞子的下端设有与储存盒的敞开端紧密配合的插入端;所述储存盒下半部分的侧壁设有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盒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盒体;所述塞子为食品级硅胶材质的矩形塞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存放茶包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的深度为储存盒高度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存放有三个茶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上盖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台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旅行茶包,将茶叶封存在带漏水孔的茶包内,冲泡时可以将茶包整体放在水杯内,开水通过漏水孔进入到茶包内,茶叶水通过漏水孔从茶包内部流出到水杯内,使冲泡后的茶水更加澄清,方便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上盖2,茶包3,储存盒4,敞开端4a,漏水孔4b,塞子5,插入端5a,台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旅行茶叶包,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茶包3;所述茶包3包括储存盒4和塞子5;所述储存盒4的上端设有无盖的敞开端4a;所述塞子5的下端设有与储存盒4的敞开端4a紧密配合的插入端5a;所述储存盒4下半部分的侧壁设有漏水孔4b。
所述储存盒4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盒体;所述塞子5为食品级硅胶材质的矩形塞体。
所述外壳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底座1设有用于存放茶包3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的深度为储存盒4高度的四分之三。
所述外壳内存放有三个茶包3。
所述底座1和上盖2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台阶6。
使用时将茶叶封存在带漏水孔4b的茶包3内,冲泡时可以将茶包3整体放在水杯内,开水通过漏水孔4b进入到茶包3内,茶叶水通过漏水孔4b从茶包3内部流出到水杯内,使冲泡后的茶水更加澄清,方便饮用。
储存腔内能够存放三个茶包3,每个茶包3内的茶叶均可以反复冲泡满足一天的饮茶需求,反复冲泡后只需要将塞子5取下来倒出储存盒4内的茶叶即可,三个茶包3可以使用三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7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