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氮废水资源化利用的超重力集成和强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8687.0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超;计建炳;李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 | 分类号: | C02F1/10;C02F1/38;C02F1/20;B01D53/14;B01D53/24;C01C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资源 利用 重力 集成 强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利用的超重 力集成和强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据研究报道,目前对空气造成严重影响的 雾霾中,指标PM2.5中有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就是氨污染,工业中排放的氨废气在空中与大气 中的硫酸、硝酸等中和,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等颗粒物,有数据表明,在平日的轻污染天气 中,硫酸铵、硝酸铵总质量在PM2.5总质量中占30%左右,而在部分重污染天气中,硫酸铵、 硝酸铵总质量会超过60%,而且污染越严重,其比例就越高。因此对氨氮废水的优化处理可 以对人类环境的改善做出极大的贡献。
氨氮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是第一步通过精馏或气提将氨氮脱除,第二步通过冷凝或用水 吸收得到浓氨水,第三步对尾气进行吸收操作,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因会产生较大的吸收热 而同时要对吸收的水进行换热降温。也就是说要完整实现工艺操作必须有化工过程中常用的 精馏(或气提)、吸收和换热这三种单元操作,实现这些操作的传统设备离不开塔设备或超重 力分离设备、换热器,实现三步操作一般需要三件设备;而氨氮废气的处理方法相对简单些, 一般可免除上面的第一步,而采用后面两步去完成操作。当生产过程中要同时处理氨氮废水 和废气时,则也会综合采用以上方式去处理,能利用一台小型化的集成设备去完成上述多步 工艺操作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目标。
专利(公开号CN01912717)利用折流式旋转床的特点,将解吸吸收过程进行了强化集成, 仅使用一台设备实现了气提和吸收的两步操作,但吸收过程中的换热还需要通过吸收液在循 环过程中外加换热器转移热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换热功能的折流式旋 转床,将精馏、吸收和换热三种单元操作功能于一体的将氨氮废水资源化利用的超重力集成 和强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利用的超重力集 成和强化系统,包括旋转床,所述的旋转床的内设有引流管,旋转床的上壁设有吸收水进口、 放空口,所述的吸收水进口与第四液体流量计、第四液阀相连;
旋转床的下壁设有水蒸气进口、底液出口,所述的水蒸气进口与第一气体流量计、第一 气阀相连,所述的底液出口与换热器相连;
旋转床的一侧壁设有换热液进口、氨氮废水进口、第一氨氮废气进口、第二氨氮废气进 口,该第一氨氮废气进口、第二氨氮废气进口分别位于该氨氮废水进口的上下两侧,所述的 换热液进口与第五液体流量计、第五液阀相连,所述的氨氮废水进口与第一液体流量计、第 一液阀相连,该第一液阀与换热器相连;第二气体流量计、第二气阀与第一氨氮废气进口相 连或与第二氨氮废气进口相连;
旋转床的另一侧壁设有换热液出口、尾气进口、气相出口、回流口,所述的尾气进口、 气相出口分别与冷凝器相连,该冷凝器分别与第二液阀、第二液体流量计和第三液阀、第三 液体流量计相连,其中第二液体流量计与回流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器设有四个通道,即分别为通入氨氮废水的A1、A2通道和要排出 底液的B1、B2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以上装置,可以使氨氮废水和废气同时变废为宝,氨水 成品作为资源重复利用,而最终排出的底液和放空气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水的集成和强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水、废气的集成和强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旋转床;2、第一液体流量计;3、第一气体流量计;4、 第二液体流量计;5、第三液体流量计;6、第四液体流量计;7、第五液体流量计;8、 冷凝器;9、换热器;10、氨氮废水进口;11、水蒸气进口;12、底液出口;13、 气相出口;14、回流口;15、尾气进口;16、放空口;17、吸收水进口;18、引 流管;19、换热液进口;20、换热液出口;21、第一液阀;22、第一气阀;23、 第二液阀;24、第三液阀;25、第四液阀;26、第五液阀;27、第二气体流量计;28、 第二气阀;29、第一氨氮废气进口;30、第二氨氮废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8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电厂水处理交换装置
- 下一篇:湿法磷酸萃取反应的消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