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装转子式机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275.9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仲秋;唐业和;刘光明;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21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子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装转子式机油泵,特别是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不允许漏油的机油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装转子式机油泵安装在发动机带轮室上,机油泵通过干式皮带由发动机曲轴上的皮带轮直接驱动,由于驱动机油泵的皮带为干式皮带,所以不允许机油泵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漏油,因此需要在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加装骨架油封用于密封,防止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漏油。虽然通过加装骨架油封可以解决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漏油的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以下不足之处:由于骨架油封阻止传动轴端漏油,使来自高压腔润滑传动轴的机油无法从端面泄漏出去,会导致起润滑和散热作用的机油无法循环流通,不能循环流通则来自高压腔的机油将无法持续给高速旋转的传动轴提供润滑散热,最终就会造成机油泵传动轴的烧轴、抱轴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机油泵传动轴靠皮带轮端端面漏油,又能保证传动轴润滑机油循环流通的新型外装式机油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外装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内转子、外转子、泵盖、骨架油封、传动轴、皮带轮;所述泵盖上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一个位于内侧的小孔段和一个位于外侧的大孔段,所述小孔段与大孔段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环形凸台;所述传动轴从所述阶梯孔中穿过,所述阶梯孔的小孔段的内壁设有润滑槽,所述阶梯孔的大孔段与传动轴之间安装有骨架油封,所述传动轴的内侧端安装在内转子上,外侧端安装在皮带轮上;所述泵体和泵盖上设有互相连通的回油孔,所述泵盖的回油孔的进口端位于阶梯孔的环形凸台上,所述泵体的回油孔的出口端与发动机机油壳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传动轴靠近皮带轮的一端装有骨架油封,这样就能避免机油泄露出去;泵体和泵盖上设有互相连通的回油孔,回油孔的进口端位于阶梯孔的环形凸台上,泵体的回油孔的出口端与发动机机油壳相连,这样就能使来自高压腔润滑传动轴的机油通过回油孔流入发动机机油壳,实现了传动轴的润滑机油循环流通,从而能够持续地对高速旋转的传动轴提供润滑散热,避免了机油泵传动轴的烧轴、抱轴等故障。
并且,由于回油孔是将用于对传动轴进行润滑散热的机油引回发动机机油壳里,而不是通过回油孔直接引回机油泵吸油腔,避免了因机油泵骨架油封磨损后机油泵吸油腔直接与大气连通,导致机油泵容积效率低下或者机油泵不供油的风险,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油泵的可靠性,保证发动机工作的机油压力,减少发动机因为机油泵骨架油封磨损导致机油泵容积效率低或者不供油而产生的过早磨损或拉缸烧轴瓦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泵体2——内转子3——外转子4——泵盖
5——骨架油封6——传动轴7——皮带轮
11——泵体的回油孔41——小孔段42——大孔段
43——环形凸台44——润滑槽45——泵盖的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是:一种新型外装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1、内转子2、外转子3、泵盖4、骨架油封5、传动轴6、皮带轮7;所述泵盖4上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一个位于内侧的小孔段41和一个位于外侧的大孔段42,所述小孔段41与大孔段42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环形凸台43;所述传动轴6从所述阶梯孔中穿过,所述阶梯孔的小孔段41的内壁设有润滑槽44,所述阶梯孔的大孔段42与传动轴6之间安装有骨架油封5,所述传动轴6的内侧端安装在内转子2上,外侧端安装在皮带轮7上;所述泵体1和泵盖4上设有互相连通的回油孔11、45,所述泵盖4的回油孔45的进口端位于阶梯孔的环形凸台43上,所述泵体1的回油孔11的出口端与发动机机油壳相连。
由于回油孔11、45是将用于对传动轴6进行润滑散热的机油引回发动机机油壳里,而不是通过回油孔11、45直接引回机油泵吸油腔,避免了因机油泵骨架油封5磨损后机油泵吸油腔直接与大气连通,导致机油泵容积效率低下或者机油泵不供油的风险,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油泵的可靠性,保证发动机工作的机油压力,减少发动机因为机油泵骨架油封5磨损导致机油泵容积效率低或者不供油而产生的过早磨损或拉缸烧轴瓦现象。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系统防锁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子式双级机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