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868.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敏;俞学锋;李知洪;梅海金;邹家武;邓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宏裕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0/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1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饮料 自动 灌装 自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饮料、冰淇淋包装袋主要以圆底管嘴自立袋为主,但圆底的结构特征导致其在放置时,不易放置平稳,容易发生倾倒,特别是当内容物容量小于二分之一时,圆底管嘴自立袋包装袋难以自立,而且,现有的圆底管嘴自立袋不具备高阻隔性能,难以满足饮料灌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可以解决自立及饮料灌装的问题,放置时自立稳定,不易倾倒,且容量更大,具有良好的阻隔特性,能满足巴氏杀菌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包括由四层结构的铝塑复合膜制成的袋体,袋体为底部方底的方形袋体,铝塑复合膜袋体顶部两侧边折叠后与另外两边形成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带管盖的高密度聚乙烯注塑管嘴;
铝塑复合膜中,由外向内依次由12微米厚的印刷层、7微米厚的阻隔层、15微米厚的保护层以及80微米厚的热封层组成;
层与层之间通过聚氨酯胶黏剂连接。
印刷层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阻隔层为铝箔膜。
保护层为尼龙膜。
热封层为聚乙烯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底部方底的方形袋体,同时铝塑复合膜袋体顶部两侧边折叠后与另外两边形成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管嘴的设计,其上端为独立结构,容量更大,结构更加平稳,放置时自立稳定,不易倾倒;采用四层结构高阻隔铝塑复合膜经制袋机制袋而成,具有良好的阻隔特性(水分与氧气透过率均极低),能满足巴氏杀菌工艺。方底袋连接有管嘴,非常适合饮料的自动灌装包装。
2、复合膜可达到氧气透过量≤0.5cm3/(m2·24h·0.1Mpa),水蒸气透过量≤0.5g/(m2·24h)的阻隔性能技术指标,大幅延长了产品保存期,提升产品品质。
3、满足自动灌装后100℃水煮30min杀菌要求,非常适合作为饮料包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塑复合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合饮料自动灌装的方底自立袋,包括由四层结构的铝塑复合膜制成的袋体3,袋体3为底部方底4的方形袋体,铝塑复合膜袋体3顶部两侧边折叠后与另外两边形成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带管盖1的高密度聚乙烯注塑管嘴2;
铝塑复合膜中,由外向内依次由12微米厚的印刷层5、7微米厚的阻隔层6、15微米厚的保护层7以及80微米厚的热封层8组成;
层与层之间通过聚氨酯胶黏剂连接。
印刷层5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阻隔层6为铝箔膜。
保护层7为尼龙膜。
热封层8为聚乙烯膜。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如下:
先将12微米厚的印刷层5通过凹版印刷机完成彩色图文印刷,再将印刷层5、阻隔层6、保护层7和热封层8由聚氨酯胶黏剂粘接通过复合工艺形成四层材质复合膜,经制袋机形成方底袋状,经与高密度聚乙烯注塑管嘴热压成型最终包装袋。
具备四方底和管嘴设计,样式新颖,自立稳定,且材料阻隔性优异,能满足内容物巴氏杀菌存储工艺的要求,为饮料软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宏裕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宏裕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