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式咖啡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033.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仔 |
主分类号: | A47J31/40 | 分类号: | A47J31/4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式 咖啡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式咖啡壶。
背景技术
咖啡,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用水冲煮咖啡粉,使其中可溶性物质析出而形成的一种溶液,人们把这种溶液当作饮品。而咖啡粉是研磨经加工后的的咖啡豆而成的一种不完全溶于水的粉末。而咖啡豆则是植物枝干上的果实种子。由此可见,咖啡的制作原理与茶类似。
目前市面上冲煮咖啡的器具,根据加热原理主要有三种:酒精加热、电能加热、热水冲泡。酒精加热式的咖啡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拆洗麻烦,其利用水蒸汽压产生热水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电能加热式的,常用有美式滴漏壶和各类咖啡机,操作方便,但拆洗麻烦,机身以及后期耗材成本投入大,且不环保;热水直接冲泡式的较普遍,操作简单,清洗方便,其有两种,一是将咖啡粉置于滤纸/滤布上,加入热水,待其滴滤,另一种是将咖啡粉直接置于容器中,加入热水,待其浸泡,然后用网由上而下压住咖啡粉,再倒出咖啡液,但过滤效果不佳,或者把咖啡液连咖啡粉一起倒入滤布/滤纸中,待其过滤,若用滤纸滤布则耗材成本高,且不环保,若不用则过滤效果不佳,影响口感。另外,现行冲煮咖啡的器具,其设计理念皆不是针对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国人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咖啡壶,去繁取精,用最简单的方式体现咖啡的本质。所述咖啡壶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咖啡的醇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式咖啡壶,其冲泡方式与茶的冲泡方式类似,利用简单的结构,便捷的操作方式,泡出咖啡的原味,口感格外醇香。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式咖啡壶,包括:
承载器,所述承载器包括壶身、壶嘴和壶柄;
与所述承载器相适配的冲泡器,所述冲泡器架设于所述承载器之上;
与所述冲泡器相适配的压块,所述压块设于所述冲泡器之内,且所述压块底部的下表面与冲泡器底部的上表面相距预设距离;以及
与所述冲泡器相适配的盖子;
其中,所述冲泡器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盖子上设有通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上表面的直径为1.0-1.4mm,下表面的直径为1.5-1.9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为丝网孔,所述丝网孔的直径为0.1-1.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块包括压杆和压片,所述压杆和压片连接之处设有加强脊,所述压片的底部设有凸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杆的顶部与所述冲泡器的器口在高度上相距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0.5~2c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孔、方孔、菱形孔、不规则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1-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片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压杆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压片与压杆的交界之处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斜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为2-6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块底部的下表面与冲泡器底部的上表面相距6-1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冲泡器内部设有用于支撑压块的梯级位,以使压块底部的下表面与冲泡器底部的上表面相距预设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中式咖啡壶还包括垫盘,所述承载器置于所述垫盘之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盖子、冲泡器、承载器和压块由紫砂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式咖啡壶包括承载器、冲泡器、压块和盖子,咖啡粉置于冲泡器中,压块压紧咖啡粉,使用热水冲泡,热水经过压块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对咖啡粉进行浸泡,再经由第一通孔进行过滤,最后流入承载器内。承载器为类似茶壶结构的器皿,具有壶柄和壶嘴,人们利用承载器即可以将泡好的咖啡倒出分享。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设计理念符合自然规律,不涉及一次性物品,卫生环保。
进一步,所述中式咖啡壶的材质、款式和外观装饰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素材丰富,其中,所述盖子、冲泡器、承载器和压块优选由紫砂制成,有利于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式咖啡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中式咖啡壶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中式咖啡壶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仔,未经李成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