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354.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甲枢;李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C21C5/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 电炉 铁水 捞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水捞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中熔炼电炉铁水的捞渣工作是由工人用一根有一定长度的圆钢直接插入炉中进行多次打捞来完成的。这种作业方法所使用的工具十分简陋,且单纯依靠人力进行作业,因此,工人每次只能从铁水中打捞上少量的炉渣,完成整个捞渣工作需要重复操作多次,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也较低,阻碍了工厂生产效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其采用驱动机构和大型捞渣结构,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每次的捞渣量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顶部设有吊耳,在支架下部两边铰接有对称设置的左捞渣斗和右捞渣斗,在支架中部设有左捞渣斗和右捞渣斗张合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操作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通过管路连接空气动力源,所述的操作控制器连接在气缸与空气动力源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捞渣斗是由左转臂,固定在左转臂下部的左底板,分别固定在左底板侧面的左挡板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右捞渣斗是由右转臂,固定在右转臂下部的右底板,分别固定在右底板侧面的右挡板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通过连接柱与左捞渣斗和右捞渣斗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架顶部设有转耳,该转耳与一扶手前端铰接,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扶手后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由吊机吊着,并采用可控制的驱动机构,操作简单、省力,在工人进行铁水捞渣作业时能有效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捞渣斗的捞渣量大,可减少工人捞渣作业的次数,大幅节省作业时间;扶手可让工人在捞渣作业时远离铁水和捞渣斗,从而有效降低工人被烫伤的风险。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左捞渣斗;3、右捞渣斗;4、驱动机构;5、操作控制器;6、连接柱;7、转耳;8、扶手;9、吊耳;10、第一销轴;11、第一圆垫圈;12、第一开口插销;13、第二销轴;14、第二圆垫圈;15、第二开口插销;16、第三开口插销;21、左转臂;22、左底板;23、左挡板;31、右转臂;32、右底板;33、右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一种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设有吊耳9,进行铁水捞渣作业时,吊耳9可挂在位于其上方的吊机上,使熔炼电炉铁水捞渣机的移动十分方便;在支架1下部两边铰接有对称设置的左捞渣斗2和右捞渣斗3,在支架1中部设有带动左捞渣斗2和右捞渣斗3张合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连接操作控制器5。
支架1包括上钢板和下钢板,上钢板和下钢板均呈长方形,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通过4根分别垂直地焊接在两者4个角上的槽钢进行固定,该4根槽钢分为两组,每组两根,分别为左槽钢组和右槽钢组;上钢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耳7,转耳7与一扶手8前端铰接,控制器5安装在扶手8后端,进行铁水捞渣作业时,工人可在扶手8的后端对捞渣斗的张合进行控制,其操作方便,并且可大幅降低工作人员因离铁水和捞渣斗太近而被烫伤的风险;支架1上靠近扶手8一端的槽钢组为右槽钢组,其两根槽钢之间焊接有一根横向布置限位槽钢,该限位槽钢可限制扶手8的转动角度。
驱动机构4为气缸,气缸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上钢板的下方,气缸通过管路连接空气动力源,操作控制器5连接在气缸与空气动力源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浪叠式中空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丙烯酸酯类生产用过料泵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