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氮罐提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367.9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鲁黎明;李立芹;鲁琳;鲁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02 | 分类号: | B65D8/02;B65D23/10;B65D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氮 罐提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氮罐提子。
背景技术
液氮用途广泛,可用于医疗上手术麻醉具有冷冻麻醉的作用,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需要对研究的对象材料进行液氮速冻。液氮存储于液氮罐内,由于液氮的温度非常低在使用时要非常小心,防止液氮溅出导致实验人员冻伤。液氮一般都是储存在液氮罐中,需要使用提漏将液氮取出。现有的提子包括提杆和筒体,使用时通过提杆将筒体伸入液氮罐中,盛满液氮后取出,再倒入新的容器中,此过程非常危险,液氮容易溅出伤人,同时造成液氮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液氮罐提子,以解决现有提子在移动筒体和将筒体中的液氮倒入新的容器过程中,液氮容易溅出伤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液氮罐提子,包括筒体和提杆,筒体上开口处螺接有防止液氮溅出的盖子,筒体上端侧面设有进出液口,进出液口下侧设有便于控制液氮倒出方向的引流嘴,进出液口位于筒体的上开口下侧;提杆下端弯折有与提杆中部垂直的拐端,拐端垂直焊接在筒体上端侧面上。
作为优选,提杆上端向下弯折形成一个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筒体上开口处螺接有盖子,筒体上端侧面设有进出液口,进出液口下侧设有引流嘴,进出液口位于筒体的上开口下侧;提杆下端弯折有与提杆中部垂直的拐端,拐端垂直焊接在筒体上端侧面上。筒体在移动过程中,盖子可以筒体中的液氮溅出伤人。液氮通过引流嘴流入新的容器中,通过引流嘴便于控制液氮在倒出时的流向,在倒完液氮时引流嘴可以防止残余的液氮沿着筒体外壁流出,可以防止在将液氮倒入新容器时液氮溅出伤人。
2、本实用新型提杆上端向下弯折形成一个挂钩。通过挂钩可以将筒体悬空挂住,用手握住挂钩使用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液氮罐提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挂钩;2、提杆;3、盖子;4、进出液口;5、引流嘴;6、筒体;7、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液氮罐提子,包括筒体6和提杆2,筒体6上开口处螺接有防止液氮溅出的盖子3,筒体6上端侧面设有进出液口4,进出液口4下侧设有便于控制液氮倒出方向的引流嘴5,进出液口4位于筒体6的上开口下侧。提杆2下端弯折有与提杆2中部垂直的拐端7,拐端7垂直焊接在筒体6上端侧面上。提杆2上端向下弯折形成一个挂钩1。
在实施过程中,在提取液氮时将盖子3在筒体6的上开口处拧紧盖好,用手握住提杆2上的挂钩1将筒体6放入液氮罐中,待筒体6中装满液氮后通过提杆2将筒体6提出液氮罐。在移动筒体6时,筒体6上引流嘴5可少许向上倾斜,以避免液氮从进出液口4处溅出。在将筒体6中的液氮倒入新容器中时,液氮通过进出液口4下侧的引流嘴5流入新的容器中,通过引流嘴5便于控制液氮在倒出时的流向。在倒完液氮时,引流嘴5可以防止残余的液氮沿着筒体6外壁流出。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