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484.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李唐;李亚州;王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丘军凯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压 过热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需要高温蒸汽加工产品,所使用的温度超出常压饱和蒸汽温度, 为了获得较高的蒸汽温度需要提高蒸汽饱和压力来获得,这样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压力 蒸汽容器的安装使用需要一定的资质,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 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饱和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 圈、过热蒸汽电磁加热感应线圈、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被加热工件、疏水箱、给水泵;
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的外壁上安装有饱和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常压饱和蒸汽 发生器上端与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的输入端相连通,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的外壁上安装有 过热蒸汽电磁加热感应线圈,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被加热工件相连通,被加热 工件下端连通疏水箱,疏水箱的底部通过给水泵与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的底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疏水箱的顶上安装有通气管。
所述的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的底部安装有与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相匹配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在常压压力下产生超过饱和蒸汽温度的过热蒸汽以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2、饱和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圈;3、过热蒸汽电磁加 热感应线圈;4、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5、被加热工件;6、疏水箱;7、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该常压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饱和蒸汽 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过热蒸汽电磁加热感应线圈3、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4、被加热工件5、 疏水箱6、给水泵7;
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的外壁上安装有饱和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常压饱和蒸 汽发生器1上端与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4的输入端相连通,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4的外壁上 安装有过热蒸汽电磁加热感应线圈3,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与被加热工件5相连 通,被加热工件5下端连通疏水箱6,疏水箱6的底部通过给水泵7与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的 底部相连通。
所述的被加热工件5的顶部安装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排风装置;被加热工件 5与疏水箱6的连接处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的疏水箱6的顶上安装有通气管。
所述的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的底部安装有与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相匹配的底 座。
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外壁缠绕有饱和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饱和蒸汽电磁感 应加热线圈2通入高频交变电流后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外壁在高频 交变磁场内产生涡流而发热,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内部的介质水受热汽化成常压饱和蒸 汽,进入常压过热蒸汽发生器4内,由过热蒸汽电磁感应加热线圈,3继续对其进行加热,形 成常压过热蒸汽,蒸汽进入被加热工件5后释放汽化潜热,产生热量满足加热生产要求,同 时产生凝结水流回疏水箱6使之成为介质水,由给水泵7注入常压饱和蒸汽发生器1循环产 生蒸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丘军凯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丘军凯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