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瓶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1021.0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侯忠凯;苏猛;余光伟;吴锐;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瓶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逐年增多,同时对于儿童或者体弱多病等弱势群体,他们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例如保温瓶的取放,对于普通成年人看似简单的事,对于这些弱势群体,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由此也经常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上的伤害。目前没有类似的比较好的保温瓶的存放装置和方法,给弱势群体使用保温瓶取用热水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瓶夹持装置,在保持热水瓶形状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易于倒水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瓶夹持装置,包括上横梁、上钢圈、内支梁、下钢圈、下横梁、万向轮、底座、外支梁,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下部,两根外支梁轴对称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钢圈通过上横梁与外支梁铰接,上钢圈能够绕上横梁转动;所述上钢圈轴对称的固定连接两根内支梁的顶端,两根内支梁的底端固定在下钢圈上,所述下钢圈的下部固定安装下横梁。
所述上钢圈上设有开口,开口段与固定段通过铰链铰接,使得开口段能够开闭,方便保温瓶的取放。所述下钢圈的底部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可以移动,可以刹车,易于倒水,不会左右摆动,老弱人群倒水时很省力。在保持热水瓶形状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易于倒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瓶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瓶夹持装置倒水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瓶夹持装置,包括上横梁1、上钢圈2、内支梁3、下钢圈4、下横梁5、万向轮6、底座7、外支梁8,所述万向轮6固定安装在底座7下部,两根外支梁8轴对称的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上钢圈2通过上横梁1与外支梁8铰接,上钢圈2能够绕上横梁1转动;所述上钢圈2轴对称的固定连接两根内支梁3的顶端,两根内支梁3的底端固定在下钢圈4上,所述下钢圈4的下部固定安装下横梁5。
所述上钢圈2上设有开口,开口段与固定段通过铰链9铰接,使得开口段能够开闭,方便保温瓶的取放。所述下钢圈4的底部设有把手1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上钢圈2上的开口段打开,将保温瓶放入下钢圈4上,关闭上钢圈2上的开口段,保温瓶的伸出部分不少于保温瓶高度的1/3,以减轻倾斜时的作用力。当需要倒水时,托住把手10或者保温瓶的把手将下钢圈4倾斜,即可将水倒出,倒水完毕后将下钢圈4轻放即可,下钢圈4的下横梁5被外支梁8阻挡不会左右摇摆。同时,本装置通过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6可以移动,当倒水时,用脚踩踏即可刹车,阻止本装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1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