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2191.0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赖淑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供水设备的角阀,尤指一种可以延长三通管入水端的长度,以与供水管路能完全螺合。
背景技术
如图4所示,其为一般运用于卫浴设备或厨房龙头等供水设备的角阀a,其在一个三通管本体a1的入水端a2设置外螺纹以供组接于供水管路上,三通管本体a1的出水端a3与入水端a2呈垂直贯通,且设有外螺纹以供组接洗脸盆龙头或马桶水箱的进水管,而相对于入水端a2的三通管本体a1的另一端设有一控水端a4以供控制出水量。
该控水端a4的水管段b内壁及外壁分别设有内螺纹及外螺纹,一调整栓b1设有外螺纹以螺合水管段b内壁的内螺纹。调整栓b1轴接一阀塞b2,阀塞b2抵压于入水端a2与出水端a3之间的水流通道上,藉以在调整栓b1相对于水管段b轴向移动时,控制由入水端a2流向出水端a3的出水量。另,一止水垫圈b3及一帽套b4依序套接于调整栓b1的一端,且止水垫圈b3抵压于水管段b端面上,帽套b4锁接于水管段b外壁的外螺纹,藉以限位调整栓b1的轴向移动距离,以避免调整栓b1与水管段b分离,并达到防止漏水的效果。
上述结构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已使用很久。然而,一般供水管路大多是埋设于墙壁中,再沿着墙壁而配接到建筑物的各房间处所,通过角阀的转接,以供应水龙头或其他出水设备的出水量。而当建筑物的各房间处所进行装修时,常由于磁砖及水泥砂的使用,使墙壁加厚。如此一来,角阀的入水端a2与墙壁内的供水管路容易因为螺合长度不足而造成渗水或漏水的问题;而若是将入水端a2的长度增加,则又会增加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创作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阀,藉由以帽套的内、外螺纹分别螺合调整栓的外螺纹及控水端水管段内壁的内螺纹,并以二个止水垫圈形成防水阻隔的结构,以能解决现有角阀的入水端太短的问题,而能有效延长入水端的长度,以与装修后的供水管路能完全螺合,达到控制出水量及防止渗、漏水的效果,并避免因入水端的长度增加而增加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阀,藉由在环形垫圈上形成一缺口,并以一定位手段连结定位环形垫圈及锁接片的结构,以能解决现有水龙头在环形垫圈上形成缺口时,会造成环形垫圈向上加压力量降低,且会使加压力量不平均的问题,藉以使环形垫圈能准确定位,有效达到加压定位的效果。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角阀包括一个三通管本体,三通管本体具有入水端、出水端及控水端,入水端供组接于一供水管路上,出水端供组接于一设备的进水管,而控水端供控制由入水端经过出水端的出水量,控水端的水管段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控水端包括一帽套、一调整栓以及一阀塞。其中,该帽套具有轴孔,轴孔内具有第二内螺纹,帽套的一端形成小径部,小径部具有第一外螺纹,供螺合该第一内螺纹,第一止水垫圈定位于小径部的外周缘与水管段内壁之间。该调整栓具有第二外螺纹,供螺合第二内螺纹,第二止水垫圈定位于调整栓的外周缘与帽套的轴孔壁之间。而该阀塞的一端与调整栓轴接,阀塞的另一端抵压于入水端与出水端之间的水流通道上,藉以在调整栓相对于水管段轴向移动时,控制由入水端流向出水端的出水量。
实施时,该帽套包括同轴的大径部及小径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形成阶级面,第一止水垫圈套接于邻近阶级面的小径部的外周缘。
实施时,该调整栓包括第一端及同轴反向于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二外螺纹形成于邻近第二端的调整栓的外周缘,而第二止水垫圈套接于第一端与第二外螺纹之间。
实施时,该调整栓的第二端设有一导孔,供轴接阀塞的一端。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现有角阀组接于供水管路上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角阀1;三通管本体2;入水端21;出水端22;控水端23;第一内螺纹24;帽套3;轴孔31;第二内螺纹32;大径部33;小径部34;凹槽341、54;阶级面35;切面331;第一外螺纹36;第一止水垫圈4;调整栓5;第一端51;缺槽511;第二端52;第二外螺纹53;导孔55;第二止水垫圈6;阀塞7;角阀a;三通管本体a1;入水端a2;出水端a3;控水端a4;水管段b;调整栓b1;阀塞b2;止水垫圈b3;帽套b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2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环保厕所
- 下一篇:盐肤木枝桠清洁制浆及其综合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