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2702.9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智能充电技术是指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使用需求,智能充电器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单孔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充电器,从而一次只能给一部手机进行充电,或者一些多孔USB充电器,但是由于各个输出之间不独立,从而使充电过程受到限制,并且在多孔USB充电器中也不存在快充端口,从而使用户在使用该多孔USB充电器进行使用时,无法在快充和普通充电之间进行选择,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电路,可同时提供包括快充和普遍智能充电的多个充电端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电路,包括:
交流输入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变压器依次连接,用于将输入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并由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充电器电路还包括:
快充电路和智能充电电路,所述快充电路和所述智能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快充电路和所述智能充电电路利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供电,所述快充电路的输出端为快速充电输出端口,所述智能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为稳定充电输出端口。
其中,所述快充电路包括:
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快充智能控制器、第一能量变换电路和快速充电输出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能量变换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能量变换电路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快充智能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所述快充智能控制器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快充智能控制器与所述快速充电输出端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快速充电输出端口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能量变换电路与所述快速充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输出的电能转换为充电电能。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电路包括:
第二直流转直流控制器、智能充电控制器、第二能量变换电路和稳定充电输出端口;
其中,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能量变换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二能量变换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第二能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能量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控制器输出的电能转换为充电电能;
所述智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定充电输出端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稳定充电输出端口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快充电路还包括:
第一保护电路,所述第一保护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直流转直流控制器提供保护。
其中,所述快充充电电路采用快充技术2.0版本协议。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电路还包括:
第二保护电路,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二直流转直流控制器提供保护。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电路的稳定充电输出端口为2个,分别用于提供不同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其中,所述快充电路提供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路为:12伏特和1.5安培、或9伏特和2.2安培、或5伏特和2.2安培。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电路提供的一个输出端口提供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为5伏特和2安培,所述智能充电电路提供的另一个输出端口提供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为5伏特和1安培。
其中,所述充电器还包括:
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电路输出的交流信号进行过滤,并输出至所述整流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器电路同时集成快充电路和普通智能充电电路,从而可实现在同一个充电器中既可进行快速充电,也可进行普通智能充电,并且由于快充电路和普通智能充电电路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从而二者可以独立工作,可同时给多个手机等智能终端或USB设备进行充电,使充电器效率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2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增效节材伺服电机定子结构
- 下一篇:车体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