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麻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3588.1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英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麻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患者通过吸入麻醉方式的医用麻醉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给病人麻醉时,大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多次穿刺进行麻醉药物注射,这样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其麻醉药物扩散慢,严重影响手术进度,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这种注射的针体比较平直,在给病人进行麻醉时,对于表面组织进行麻醉比较容易,而对于一些腔道器官则十分困难,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简单或者小型手术会采用点滴法给人麻醉,但其麻醉深度不易控制,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麻醉时间不易控制,麻醉后的复苏,影响病人状况和手术的进行,也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现有的麻醉机是一种能将麻醉和非麻醉气体提供给病人使用的医疗设备,由于麻醉机设备体积较大,不易移动,在对病人麻醉时,麻醉的过程必须要在麻醉机设备旁边进行,遇到紧急情况下,不能移动式麻醉操作,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麻醉深度易控制、麻醉效果持续而稳定、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医用麻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麻醉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下方位置安装有麻醉气体挥发罐,所述隔板的上部安装有供氧装置和密闭的混合容器,所述供氧装置和麻醉气体挥发罐分别与混合容器连通,所述混合容器上还连通有混合麻醉气体输送管,混合麻醉气体输送管的出口端通过混合麻醉气体输送软管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共有出口端连接有呼吸面罩,所述混合麻醉气体输送软管与三通管的其中一分支管连通,三通管的另一分支管通过呼吸气体回收软管连通有呼吸气净化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三通管的两个分支管上分别安装有单向阀,与混合麻醉气体输送软管连通的分支管上的单向阀控制混合容器输出的气体单向流向至呼吸面罩,与呼吸气体回收软管连通的分支管上的单向阀控制呼吸面罩中呼出的气体单向流向至呼吸气净化装置。
进一步优化:呼吸气净化装置包括安装在隔板上的呼吸气净化罐,呼吸气净化罐内盛装有石灰水,所述呼吸气净化罐上安装有呼吸气体回收管和排气管,所述呼吸气体回收管的其中一端伸入到呼吸气净化罐内石灰水的底部、另一端与呼吸气体回收软管连通,在呼吸气体回收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
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位于呼吸气净化罐内石灰水上侧表面的上方空间内、另一端伸出到车体的外部并与大气连通。病人呼出的CO2等污浊气体,通过呼吸气净化罐内石灰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到大气中,防止了污染。
进一步优化:麻醉气体挥发罐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麻醉气体挥发罐内气体压力的压缩气囊,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空气压力机,所述空气压力机与压缩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在该输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表。
工作时,通过压缩气囊控制麻醉气体挥发罐内气体的压力,使得麻醉气体挥发罐的输出气体压力恒定,病人呼吸时,使得麻醉效果持续而稳定、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麻醉气体挥发罐;3-压缩气囊;4-空气压力机;5-混合容器;6-麻醉气体输送管;7-供氧装置;8-麻醉气体进气管;9-呼吸气净化罐;10-隔板;11-呼吸面罩;12-三通管;13-呼吸气体回收软管;14-混合麻醉气体输送软管;15-气体单向阀;16-呼吸气体回收管;17-混合麻醉气体输送管;18-流量控制阀;19-流量计;20-输氧管;21-呼吸面罩支撑架;22-排气管;23-石灰水;24-输气管;25-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麻醉装置,包括一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5的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隔板10,隔板10的下方位置安装有麻醉气体挥发罐2,所述隔板10的上部安装有供氧装置7和密闭的混合容器5,所述供氧装置7与混合容器5之间通过输氧管20连通,麻醉气体挥发罐2与混合容器5之间通过麻醉气体输送管6连通,在麻醉气体输送管6上安装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英,未经张瑞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3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可调节经鼻气管导管
- 下一篇:儿科输液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