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4247.6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百灵;于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综合***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圈套 器型软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圈套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是电子显示系统与高科技手术器械以及传统外科手术相结合的前沿技术。
氩气高频电刀及其附件利用内窥镜在消化内的微创手术越来越普遍。但在手术中,因切割和凝血的分步进行,以及器械的不同,手术中会不断更换切割和凝血器械,以至于手术时间加长、延误,且等待更换时,出血增多模糊手术区的视野,因此更换器械会带来很多不便。
经过检索,没有发现切割和凝血功能同时具有的圈套器软电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解决了微创手术时,一个手术需要更换不同器械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手术时间加长、延误、手术视野被血液模糊,从而降低安全性的技术问题,同时减少了器械的使用率,节省了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包括圈套器本体,所述圈套器本体包括塑料芯杆、金属拉杆、外鞘管、编制钢丝、钢丝圈套,所述金属拉杆穿在塑料芯杆内腔,所述钢丝圈套、编制钢丝相互连接后穿在外鞘管内腔,所述金属拉杆的前端连接于编制钢丝的后端,所述塑料芯杆径向开设一通孔,通孔中安装高频电/氩气接入插座,所述高频电/氩气接入插座中间部分是氩气接入口,边侧是高频电连接针,所述氩气接入口在塑料芯杆内与外鞘管密封连通,所述高频电连接针在塑料芯杆内与金属拉杆弹性连接。
所述外鞘管为聚四氟乙烯外鞘管,在外鞘管前端内壁嵌套有管状耐热护套,在管状耐热护套内设置电极针,在外鞘管前端靠近管状耐热护套后端处安装一个圆柱型金属弹性装置,所述电极针与圆柱型金属弹性装置铆接,所述钢丝圈套与圆柱型金属弹性装置弹性连接。
所述圆柱形弹性装置为圆柱形弹片或者圆柱形弹簧。
所述塑料芯杆内腔轴向安装塑料限位块,所述金属拉杆穿过塑料限位块的中心。
所述外鞘管后端套装于护套管内,护套管后端通过旋转帽连接在塑料芯杆前端。
所述塑料芯杆后端连接固定手环,所述金属拉杆的后端连接滑动手环,所述滑动手环与固定手环相对移动时,带动金属拉杆和编织钢丝使钢丝圈套从外鞘管的头端伸出或收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把圈套器的切割和氩等离子的凝血两种结构和功能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共用接口(高频电/氩气接入插座)将高频电和氩气从电极手柄接入;治疗端有钢丝圈套和电极针组合,钢丝圈套用于切割,电极针用于电离氩气凝血。本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把圈套器的切割和氩等离子的凝血两种结构和功能融合在一起,在消化内微创手术时,就避免了频繁更换器械,节约了时间,减轻手术视野的模糊,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器械的使用,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圈套器型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的放大图。
图中:钢丝圈套1,电极针2,管状耐热护套3,圆柱型金属弹性装置4,聚四氟乙烯外鞘管5,护套管6,旋转帽7,高频电/氩气接入插座8,氩气接入口9,高频电连接针10,编织钢丝11,塑料限位块12,金属拉杆13,塑料芯杆14,滑动手环15,固定手环16。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超声定位功能的介入消融导管
- 下一篇:电生理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