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4799.7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海;梁龙成;毕文涛;罗仕健;罗仕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面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具体是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刀。
背景技术
倒角刀是装配于铣床、钻床、刨床、倒角机等机床上用于加工工件的60度或90度倒 角与锥孔的、倒模棱角的刀具,属于立铣刀。倒角刀也叫倒角器。倒角刀适用范围广,不 仅适合普通机械加工件的倒角,更适合于精密难倒角加工件的倒角与去毛刺。
但加工中心在加工Φ40以上的通孔后,通孔反面需要去毛刺倒角,加工此类零件的传 统方法为,将产品卸下后在钻床上或者手工完成,增加了产品流转次数及搬运时间,需要 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管理;并且手工倒角大小不一致,经常有遗 漏,造成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刀,包括刀体和两组刀片,两组所述刀片的刀刃朝外,并重叠设置, 两组所述刀片均铰接在刀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销轴,两组所述刀片的上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 在刀体的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更优化:由加工中心程序完成,方法步骤上更加节省时间;
2、大大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流转,搬运的时间,更有利于提高效率,经估算 提高生产效率最少25%以上;
3、提高了质量:保证每件产品倒角均匀,大小一致,并减少产品漏序失效的可能性;
4、有利于生产管理:程序保证工艺一致性好,减少产品加工工艺,减少人力物力;
5、适用范围广:适用所有加工中心加工后直径Φ40以上的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通孔反面倒角刀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孔反面倒角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通孔反面倒角刀,包括刀体1、销轴2和两组刀片3,两组所述刀 片3的刀刃朝外,并重叠设置,两组所述刀片3均铰接在刀体1上,两组所述刀片3的上 端分别通过销轴2铰接在刀体1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产品实际要求,通孔加工完后(一般为铣孔或者镗孔), 孔两端去毛刺并倒角,工件4上的通孔加工完后孔底有毛刺,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加工中 心的刀具库,并设置加工程序,当机床静止时刀片3由于重力下垂,倒角刀穿至孔内;当 机床主轴高速旋转时,刀片3由于离心力张开完成孔底去毛刺倒角。孔底倒角刀可以加工 完通孔后,利用机床主轴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直接完成孔另一端去毛刺并倒角。
本实用新型作业时由加工中心程序完成,方法步骤上更加节省时间;减少产品了流转, 搬运的时间,更有利于提高效率,经估算提高生产效率最少25%以上;保证每件产品倒角 均匀,大小一致,并减少产品漏序失效的可能性;程序保证工艺一致性好,减少产品加工 工艺,减少人力物力;适用所有加工中心加工后直径Φ40以上的通孔。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 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内孔毛刺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叠层材料铰削的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