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孔式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5030.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周永言;樊小鹏;唐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马赟斋;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孔 六氟化硫 电气设备 绝缘 气体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设备,尤其涉及用于单孔式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SF6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对SF6气体的质量监督日益重要。纯净的SF6气体是一种理想的绝缘介质。但是,在电弧、火花放电、高温等因素作用下,SF6气体易电离分解,其分解产物与电气设备中的水分、氧气发生反应,主要生成SO2、H2S、HF等酸性物质,以及CF4、CS2、SO2F2等毒性和腐蚀性极强的物质。通过检测SF6气体的这些分解物质来分析SF6气体质量,进而判断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类型,避免故障的扩大化,进而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
目前,针对SF6电气设备的气体检测方法主要有取样瓶现场采样后实验室分析以及便携式仪器现场检测。两种采样方法均需要人工将采气管与SF6电气设备的采气孔连接,手动开启SF6电气设备的气体开关阀,操作过程繁琐。另外,为保证采样气体的代表性,采集的气体量一般较大,而操作和检测时大量气体排放问题会造成人员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影响到SF6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因此,为适应SF6气体成分的检测需要,急需开发一套适用于SF6电气设备气体组分检测用的气体自动采样装置,并实现对采样气体的自动回充,以便有效检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为设备的检修和状态分析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孔式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常用单孔式SF6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采样检测,并完成对采样气体自动回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单孔式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气相色谱分析仪和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包括储气罐、真空泵和压缩泵,所述储气罐、真空泵和压缩泵沿气体流动方向由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气路系统的进气端和出气端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则构成气路系统的进样口,通过三通阀换向从而构成气体采样、排空和回充通路,所述气相色谱分析仪的气体进出口分别通过三通阀和气路系统的管道连接,通过两个三通阀的换向导通气相色谱分析仪和气路系统,气体进入气相色谱分析仪完成检测,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各个三通阀、真空泵和压缩泵的启闭。
所述压缩泵的下游设废弃瓶,该废弃瓶通过三通阀与压缩泵的下游管路连接,在排空操作中,当三通阀导通管路和废气瓶时,气路系统中的残留气体被排入废气瓶中。
所述储气罐上游的管路上设置压力表、第一流量截止阀和第二流量截止阀,所述压力表和第一流量截止阀设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上游,所述第二流量截止阀设于气相色谱分析仪的下游。所述压力表,用于控制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启停,如系统执行抽真空以及回充功能时,当气路系统中的压力值达到预定值时,压力表提供信号给自动控制系统,同时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与真空泵的启停。所述各流量截止阀控制气体流量,确保气体以常压、稳定的流速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仪,以保证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系统的废弃瓶的下游管路设置至少一个三通阀,即增设了至少一个进样口,从而在气路系统上形成了至少两个进样通道,可用于分析两个以上不同六氟化硫气室的气体,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三通阀换向导通不同的进样通道,对不同六氟化硫气室的绝缘气体进行取样检测。
所述真空泵为隔膜真空泵,用于将气路系统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排空,保证进入气路系统的气体为目标六氟化硫气室内的气体。压缩机主要用以将储气罐内的气体回充至原六氟化硫气室。但执行回充功能时,真空泵和压缩机同时运行,可大大提高气体的回充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系统为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按照预定需求自动控制气路系统的电磁阀、真空泵和压缩机的启停,还可控制检测的时间、频率、采样器等指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绝缘气体的自动在线检测,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操作人性化、自动化程度高、可在线连续使用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5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粉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