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705.X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量 传感器 固定 支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雨量传感器固定支 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雨量传感器暗藏在前风挡玻璃后面,它能根据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来 调整雨刷的动作,因而大大减少了开车人的烦恼。目前普遍使用雨量传感器支 架来固定雨量传感器,但雨量传感器固定不稳定,雨刮在Auto挡时调节内后 视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雨刮误刮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及汽车,提 高雨量传感器固定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量传感器固定支 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的矩形支架;卡紧卡爪,其设置于 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边框;向下的压紧沉台,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边 框和底部边框;以及向上的支撑弹片,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边框和底 部边框。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边框设置有两个顶部压紧沉台,所述两个顶部 压紧沉台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的顶部边框中央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边框设置有两个底部压紧沉台,所述两个底部 压紧沉台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的底部边框中央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边框中央的顶部压紧沉台与支架本体的底部边 框中央的底部压紧沉台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支撑弹片向支架本体上方伸出。
其中,所述卡紧卡爪通过连接臂与两侧边框连接。
其中,所述卡紧卡爪包括卡爪片和弯折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风挡底座、雨量传感器以及 内后视镜安装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其中,所述雨量传 感器固定支架固定雨量传感器时,所述卡紧卡爪卡在前风挡底座上,所述压紧 沉台压住雨量传感器,所述支撑弹片顶在内后视镜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卡紧卡爪能够有效保证雨量传感器水平方向的固 定,通过设置压紧沉台和支撑弹片,使得支撑弹片顶在内后视镜安装座上,压 紧沉台压住雨量传感器,从而有效保证雨量传感器垂直方向的固定,避免雨刮 在Auto挡时调节内后视镜时产生误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的结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支架本体;
2、卡紧卡爪;
31、顶部压紧沉台;
32、底部压紧沉台;
4、支撑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为中空的矩形支架;卡紧卡爪2,其设置于所述 支架本体1的两侧边框;向下的压紧沉台,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 框和底部边框;以及向上的支撑弹片4,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框 和底部边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量传感器固定支架,通过设置卡紧卡爪能够有效保 证雨量传感器水平方向的固定,通过设置有压紧沉台和支撑弹片,使得支撑弹 片顶在内后视镜安装座上,压紧沉台压住雨量传感器,从而有效保证雨量传感 器垂直方向的固定,避免雨刮在Auto挡时调节内后视镜时产生误刮。
如图1所示的,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框设置有两个顶部压紧沉台31, 所述两个顶部压紧沉台31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框中央的两侧;所 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边框设置有两个底部压紧沉台32,所述两个底部压紧沉 台32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底部边框中央的两侧。
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边框中央的顶部压紧沉台31与底部边框中 央的底部压紧沉台32位置对应。
进一步,所述支撑弹片4向支架本体1上方伸出。
其中,所述卡紧卡爪2通过连接臂与两侧边框连接;所述卡紧卡爪2包括 卡爪片和弯折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