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817.5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坤;力宁;李齐飞;王晓燕;翁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50 | 分类号: | F16J15/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 ||
1.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 (10)、第二外壁(70)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30)、第二内壁(50),所述第一外壁(10) 经第一圆弧段(20)连接所述第一内壁(30),所述第一内壁(30)经第二圆弧段(40) 连接所述第二内壁(50),所述第二内壁(50)经第三圆弧段(60)连接所述第二外壁(70), 所述第一外壁(10)、所述第一圆弧段(20)及所述第一内壁(30)与所述第二内壁(50)、 所述第三圆弧段(60)及第二外壁(70)沿所述第二圆弧段(40)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壁(10)沿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11),所述第一凸 部(11)经第一凹部(13)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20);
所述第二外壁(70)沿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部(71),所述第二凸 部(71)经第二凹部(73)连接所述第三圆弧段(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11)沿远离所述第一凹部(13)的一端设有圆倒角,所述第一凸部 (1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凹部(13)的半径,且所述第一凹部(13)分别与所述第一 凸部(11)、所述第一圆弧段(20)外切;
所述第二凸部(71)沿远离所述第二凹部(73)的一端设有圆倒角,所述第二凸部 (7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凹部(73)的半径,且所述第二凹部(73)分别与所述第二 凸部(71)、所述第三圆弧段(60)外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壁(30)为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弧段(20)、所述第二圆弧段(40) 外切;
所述第二内壁(50)为直线段,分别与所述第二圆弧段(40)、所述第三圆弧段(60) 外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弧段(20)、所述第二圆弧段(40)及所述第三圆弧段(60)均为半圆形 且半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整体呈圆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采用高硬度镍基合金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沿型面的厚度为0.25~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8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