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7028.3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南谷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量化、薄型化的蓄电设备及其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的薄型轻量化,作为搭载于这些设备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外封装材料,而使用在金属箔的两面粘结有树脂膜的层压外封装材料来代替以往的金属罐。同样地,正在研究也将在蓄电器(condenser)、电容器(capacitor)等上使用了层压外封装材料的蓄电设备作为备用电源而搭载在IC卡或电子设备上。
作为将电池主体部收容于在金属箔的两面粘结有树脂膜的层压外封装材料内的电池,例如公知如下的薄型电池,其为在由柔性膜构成的密闭外封装材料内收容有层叠的正极、隔离部及负极、和由电解液构成的电池构成物质的卡型电池(cardbattery),且该薄型电池作为上述外封装材料而使用了由依次层叠了热塑性树脂、金属箔及热塑性树脂的结构构成的层压膜(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685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薄型电池中,电极主体部和层压外封装材料是独立构成的,作为由层压外封装材料外封装的蓄电设备的整体厚度成为电极主体部厚度与层压外封装材料厚度的合计厚度,因此难以搭载适用于受到厚度制限或重量制限的用途(IC卡、智能手机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及薄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短路的蓄电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方式。
[1]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正极侧片体,其具有第一金属箔层、与该第一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设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没有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和与上述第一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叠的第一绝缘树脂膜层;
负极侧片体,其具有第二金属箔层、与该第二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设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没有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和与上述第二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叠的第二绝缘树脂膜层;和
隔离部,其配置在上述正极侧片体与上述负极侧片体之间,
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
上述正极侧片体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上述负极侧片体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被熔敷而形成周缘密封层,从而上述正极侧片体和负极侧片体层叠一体化,
在上述隔离部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封入有电解液,在上述隔离部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封入有电解液,
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上述第二金属箔层及上述第二绝缘树脂膜层从上述负极侧片体的一个端部延伸而形成负极侧第一延伸片部,
上述负极侧第一延伸片部以覆盖上述正极侧片体的一个端面的方式弯曲,而且在前端侧弯曲来覆盖上述正极侧片体的至少一个端部的第一绝缘树脂膜表面,
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上述第二金属箔层及上述第二绝缘树脂膜层从上述负极侧片体的另一个端部延伸而形成负极侧第二延伸片部,
上述负极侧第二延伸片部以覆盖上述正极侧片体的另一个端面的方式弯曲,而且在前端侧弯曲来覆盖上述正极侧片体的至少另一个端部的第一绝缘树脂膜表面。
[2]一种蓄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正极侧片体,其具有第一金属箔层、与该第一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设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没有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和与上述第一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叠的第一绝缘树脂膜层;
负极侧片体,其具有第二金属箔层、与该第二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设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没有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和与上述第二金属箔层的另一面层叠的第二绝缘树脂膜层;和
隔离部,其配置在上述正极侧片体与上述负极侧片体之间,
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
上述正极侧片体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上述负极侧片体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被熔敷而形成周缘密封层,从而上述正极侧片体和负极侧片体层叠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7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