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7967.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君;赵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导管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外固定贴。
背景技术
目前,全麻插管病人常规采用两条胶布外固定气管导管。但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常需改变病人体位及病人苏醒时躁动都极易导致气管导管滑脱、移位,影响手术安全。专利号为ZL200620039503.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管固定贴,以上导管固定贴相较于传统的胶布外固定导管,具有更好的固定稳定性。但由于以上导管固定贴上的固定部与人体体表之间任然具有一定长度的导管管段,采用以上固定贴用于侧卧位及俯卧位插管的病人时,导管容易滑脱、移位。同时全麻插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口咽部分泌物,无论是采用胶布外固定气管导管还是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导管固定贴固定气管导管,分泌物会顺着病人口角流下,淌在病人体位垫上,刺激病人面部皮肤,污染手术环境及用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气管导管的固定存在的易滑脱、移位问题,以及全麻插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口咽部分泌物,无论是采用胶布外固定气管导管还是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导管固定贴固定气管导管,分泌物会顺着病人口角流下,淌在病人体位垫上,刺激病人面部皮肤,污染手术环境及用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外固定贴。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导管外固定贴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达到目的:气管导管外固定贴,包括胶贴及粘接于胶贴粘接面上的隔离纸,所述胶贴上还设置有管孔,胶贴上还开设有引入缝,所述引入缝为起始于胶贴边缘、终点与管孔孔壁相交的剪口。
具体的,以上结构用于固定气管导管,具体使用方法为在气囊充足后将该固定贴套设于气管导管上并撕下隔离纸,将胶贴的粘接面粘接于使用者的口部周围。以上结构中,设置的引入缝为一条缝隙,用于由胶贴的边缘向管孔中引入气管导管,当气管导管被卡设于胶贴的管孔中后,便可将胶贴粘贴于使用者的后部周围。采用以上结构完成气管导管固定后,不仅在气管导管进入口部的入口处为气管导管提供了约束,可有效避免气管导管滑脱、移位,同时,以上胶贴还可封闭患者的口部,使患者口咽部分泌物集中于口腔,完全被负压吸引器抽出,避免分泌物流淌,保护病人面部皮肤,保持手术环境及用物清洁。
以上胶贴的粘接面可以是胶贴的整个背面或胶贴背面的一个环形区域,所述管孔位于环形区域围成的空间以内,即使得粘接面绕开患者的口部。为利于密封患者口咽部分泌物,优选引入缝与管孔相接处引入缝两侧的胶贴在胶贴粘贴于患者皮肤上时交叉粘和在一起。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以上胶贴设置为长和宽分别为12厘米和10.8厘米的矩形状,引入缝过胶贴长度方向的中线,且管孔位于引入缝的延长线上,管孔的直径介于8至15毫米范围内,且管孔的中心与胶贴的长度边间距不小于25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减小或避免裸露于患者体外的气管导管在外力的作用下对胶贴的影响,如撕扯胶贴,造成胶贴对患者口部密封失效,所述胶贴上还设置有两条呈带状的固管带,两条固管带与胶贴的连接点分别位于引入缝的不同侧,所述固管带的任意一侧设置有粘胶层。以上固管带用于将裸露于患者体外的气管导管进行固定,即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在以上外力未传递至胶贴时,由固管带形成的固定点承受。
为利于所述固管带形成的固定点对气管导管的固定稳固性,所述固管带相互交叉。
为便于本固定贴的制造,所述隔离纸上还设置有与管孔轴线共线、直径相等的孔。及以上孔与管孔同心等径,可在加工出预定尺寸的胶贴后,粘接隔离纸,通过一次冲压形成所述管孔和孔,通过剪切形成引入缝,即,隔离纸上也具有与引入缝重合的缝。
为利于气管导管与胶贴结合处的密封效果,作为利于以上结合处强度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于胶贴上的管环,所述管环为其上设置有缺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缺口与引入缝相交,管环的轴线与管孔的轴线共线,管环的内径与管孔的内径相等,管环的外侧还设置有紧管带。以上管环用于包裹气管导管,包裹所需要的外力由紧管带提供。
为利于紧管带对管环的箍紧效果,所述紧管带为条状的扁平带,紧管带的宽度方向与管环的轴线方向平行。
作为一种便于实现紧管带对管环箍紧的技术方案,所述紧管带为背面和正面分别设置有勾面和绒面的带状结构。以上箍紧的外力来源于将紧管带拉紧绕制与管环上后,勾面与绒面粘接连接。同时,以上勾面与绒面作为现有的可撕连接的实现方案,可重复使用,便于多次绕紧紧管带。
作为另外一种结构简单的实现紧管带对管环箍紧的技术方案,便于所述紧管带的任意一面设置有粘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7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鼻分隔式雾化氧气罩
- 下一篇:可视可调节经鼻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