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用钢球多工位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9386.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2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义;张永正;董宇涛;魏延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用钢球多工位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钢球模具,具体说的是轴承用钢球成型采用的多工位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钢球作为轴承常用配件,其采用轴承钢进行制作,现有的轴承用钢球制作形式为采用冷镦机利用模具一次冲制而成,但是,采用的模具均为工作行腔为半圆型腔的钢球上模与钢球下模,切好的圆柱型钢坯直接采用钢球上模与钢球下模进行一次成型,切好的钢坯理想状态为圆柱型,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切出的料的两个端面不平整,俗称马蹄型,圆柱的表面也在切料受力后呈椭圆状态,为制成合适的钢球,原有的生产工艺需较大钢坯,浪费材料,对该种坯料进行冷镦后,不进行预处理,在中心处均会出现一圈较厚的环形的环带,该种带有较厚环带的钢球毛坯磨量非常大,钢球需进行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够去除环带,同时,一次成型钢球对模具的损耗严重,模具在加工时需要经常进行更换,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用钢球多工位成型模具,采用两套模具依次对钢坯进行加工,节省后续加工时间及材料,提升钢球生产的生产效率。提升原材料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用钢球多工位成型模具,钢坯依次经过一道冲模和二道冲模冷镦,所述的一道冲模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一道上冲模和一道下冲模,将剪切过的不规则钢坯冲制成规则坯料送入二道冲模,所述的二道冲模由进行球形冷镦的钢球上模和钢球下模相配合组成,制成微环带的钢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道上冲模由一道上模外套、一道上模芯和设有一道上推出孔的螺垫组成,一道上模芯的端面与一道上模外套的端面平齐,并通过与螺垫首尾相接过盈设置在一道上模外套内,在一道上模芯的中心设有上工作行腔,上工作行腔通过一道上通孔与一道上推出孔连通,一道下冲模由一道下模外套、一道下模芯和设有一道下推出孔的底垫组成,一道下模芯的端面与一道下模外套的端面平齐,并通过与底垫首尾相接过盈设置在一道下模外套内,在一道下模芯的中心设有下工作行腔,下工作行腔通过一道下通孔与一道下推出孔连通,上工作行腔与下工作行腔相匹配,形成用于冲制一道工序的腔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道上模芯和一道下模芯为倒锥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道上模外套内设有环形排气槽,排气槽设置在一道上模芯与螺垫的接触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道下模外套内设有环形排气槽,排气槽设置在一道下模芯与底垫的接触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工位模具,改变钢球的成型方式,使成型后的钢球微环带,节省后工序时间,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后续加工量少,降低残次品率。
2、将模芯制成倒锥型,使模芯的承压力增强,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装配方便,加工方便,过过盈量好控制。
3、模具在使用时,因模芯和底垫与一道下模外套过盈配合,在装配时,一道下模外套内会产生真空,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模芯会下沉,使上下模具之间不能配合冷镦失败,模芯和底垫的接触面处设有一道排气槽,防止模芯下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道上冲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道下冲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有工艺钢球成型图;
图中:1、一道冲模,2、二道冲模,3、一道上冲模,4、一道下冲模,5、钢球上模,6、钢球下模,7、一道上模外套,701、排气槽,8、一道上模芯,801、一道上通孔,9、螺垫,901、一道上推出孔,10、上工作行腔,11、一道下模外套,12、一道下模芯,1201、一道下通孔,13、底垫,1301、一道下推出孔,14、下工作行腔,15环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钢球成型模具具有两个工位,第一工位为一道冲模,将切割成段的钢坯进行修整与初次冲压,第二工位为二道冲模,将第一工位的出料进行钢球成型,两个工位制成的钢球为圆球,钢球上微环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旧砂再生系统的出料装置
- 下一篇:半成品弹簧的定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