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吸附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9693.6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朝敏;李召;王国民;王春香;陆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干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吸附塔。
背景技术
传统吸干机吸附塔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吸附塔的内径要远大于气体进气管口,故气体进入吸附塔后,其进出方式基本上是直进直出,气体在吸附塔直径方向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有效吸附率降低,吸附塔两侧不能有效的对气体进行吸附;当中部吸附剂使用失效后就要更换全部的吸附剂,降低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吸附剂的使用率比较低。同时,由于吸附的不均匀,还会导致出气口的露点不稳定。在不增大吸附塔体积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吸附效率及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寿命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塔,通过对高效吸附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气体的吸附时间增加,塔体侧边的吸附剂也能充分地发挥其吸附作用,使得吸附效率极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以下述技术方案:高效吸附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均匀填充与塔体之内,所述塔体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塔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片包括主片和若干叶片,所述主片与所述若干叶片均固定连接,所述主片位于所述若干叶片和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叶片的一边延伸至所述塔体的内壁,两相邻叶片之间设置有气体扩散器,所述气体扩散器安装在所述主片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呈星型分布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叶片远离所述塔体中心的一边均延伸至所述塔体内壁。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与所述主片相垂直。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边与所述塔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扩散器位于距离塔体中心1/2-3/4塔体半径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塔体进气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塔体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吸附塔内内置星型分布的导流片,改变了气路,使得被处理气体在塔体中分散上升,增加了被处理气体与吸附剂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效率;同时,在气体分散器的作用下,被处理气体能较均匀地分布在吸附塔内,使得较靠近塔体内壁处的吸附剂也能与被吸附气体充分地接触,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塔内的吸附剂,使吸附剂的使用率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提高了吸附剂的使用均匀性,增加了其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1、塔体;2、进气口;3、出气口;41、主片;42、叶片;7、卸料口;8、气体扩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高效吸附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2,所述塔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出气口3之间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均匀填充与塔体之内,所述塔体1内部还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塔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片包括主片41和若干叶片42,且所述叶片42与所述主片41相垂直,即所述主片41相当于一个底盘,位于下面,所述叶片42相当于枝杈,位于主片41的上面,所述主片41与所述若干叶片42均固定连接。所述主片41位于所述若干叶片42和所述进气口2之间,所述叶片42的一边延伸至所述塔体1的内壁,两相邻叶片42之间设置有气体扩散器8,所述气体扩散器8安装在所述主41片上,所述气体扩散器8位于距离塔体中心1/2-3/4塔体半径处,气体扩散器8的位置需要合理的选择,从而保证气体能够均匀地分散导向至各相邻叶片之间形成的分散空间,使得被处理气体在塔体中分散上升,增加气体与吸附剂接触面积,从而使出气的露点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42设置有六个,六个叶片42呈星型由塔体中心向四周分散,所述叶片42远离所述塔体1中心的一侧边均延伸至所述塔体1内壁。导流片4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个数越多其分割气体越精细,吸附效率越高,但同时,叶片个数越多成本也越高,所涉及到的工艺也越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节能型浓缩转轮与RTO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式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