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探测岩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0249.6 | 申请日: | 201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福星;施伟;张亮杰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2;E21B4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探测 岩体各 裂隙 发展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空间巷道顶板裂隙发展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空间 顶板较为破碎松散的情况。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程岩体中裂隙的探测,往往通过向岩体内打钻孔,采用钻孔窥视仪窥 视,从而发现岩体内基岩断裂位置及断裂带走向。但这种只能通过摄像头观测的方式往往 需要采用间隔多点观测,从而才能大致确定岩体内基岩断裂位置及断裂带走向,这种观测 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可能需要打很多钻孔才能掌握岩体内裂隙大体分布情况,而且对于 岩体内基岩断裂位置及裂隙发展规模均不能较为准确的掌握。而对于现场工程来说岩体内 基岩的稳定至为重要,通过对岩体内基岩裂隙发展情况的掌握,不仅能够及时预测工程事 故的发生,而且同时也能根据裂隙发展的情况及时制定相关的加强支护方案。因而对于目 前工程探测领域迫切需要一类能够省时、省力地探测出相关区域内岩体内裂隙发展的装 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现场施工技术及支护方案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探测岩 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结构上主要由高清冷光摄像头、数据传输线、 显示器、连接杆、电磁波发射器以及电磁波接受器等组成。高清冷光摄像头及电磁波发射器 均安装在连接杆上,其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将钻孔内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裂隙发 展状况传输到显示器上,其中电磁波接受器固定杆是可伸缩类型,以此便于满足相应操作 人员在现场操作应用。当采用连接杆将高清冷光摄像头送入钻孔内部观测钻孔内部裂隙 时,通过在高清冷光摄像头旁安装有相应的电磁波发射器,现场技术人员此时打开相应电 磁波发射器,通过安装在钻孔外部的电磁波接收器接受数据并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便可获得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体中的裂隙发展情况,以此相应为岩体加强支护设计提 供相应参考。此外所述该装置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直接观测到的图像以及处理器数据 保存于自带大容量硬盘中,并能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数据转存到计算机上,对数据作进一 步处理,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现场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装置将电磁波发射器装在连接杆上,在钻孔裂隙处发射电磁波,将电磁 波接收器安放在钻孔外面,从而可准确获得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回采顶板巷道顶板裂隙的 发展情况。
2)本发明装置在大致确定出顶板断裂及相应裂隙位置后,通过电磁波探测方式可 准确获得该钻孔周围一定范围内顶板裂隙的发展状况,避免现有采用多点观测顶板裂隙所 存在的相应缺陷。可有效降低相应观测工程量及相应监测费用。
3)本发明装置能较好的监测回采巷道中顶板裂隙发展状况,从而可以为回采期间 加强支护提供相应具体参考意见,因而制定出相应合理的支护方案从而避免相应冒顶事故 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探测岩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及方法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探测岩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及方法现场使用操作示 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磁波发射器;2-电磁波接受器;3-电磁波接受器固定杆;4-液 晶显示器;5-数据线;6-处理器;7-高光冷清摄像头;8-连接杆;9-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探测岩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及方法原理图;图2是 本发明一种用于探测岩体各向裂隙发展的结构装置及方法现场使用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福星;施伟;张亮杰,未经谢福星;施伟;张亮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0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透肋式连拱隧道
- 下一篇:微差井温仪加油管泵抽吸找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