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构民居屋面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1035.0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勋;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民居 屋面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保护再利用及仿古建筑设计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木构民居屋面构造。
背景技术
历史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其保护再利用中,亦或是仿古建筑设计中,建筑的传统风貌与实际使用需求存在不少矛盾。如采用传统瓦屋面构造,防水保温等性能已无法满足现行屋面规范要求。这是因为传统木屋架多为露明,消防喷淋系统严重破坏历史建筑的风貌。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同时实现下列功能的传统木构民居坡屋面构造,使得其既能够保留历史建筑瓦屋面风貌,延续传统材料同时也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提升屋面防水和保温性能,此外还能够隐蔽设置消防系统,减小对传统木屋架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木构民居屋面构造,从下至上包括结构层、找平层、管线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瓦屋面层,所述保温层自下而上由泡沫玻璃保温板和STP保温板组成,所述管线层位于所述泡沫玻璃保温板内,这样使得消防系统隐蔽于保温层内,并且为了防止泡沫玻璃板中包含消防管线层的部分保温性能下降,因此在泡沫玻璃板上铺设一层STP保温板,保证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消防系统隐藏,避免了破坏传统木构民居屋面构造的历史建筑风貌。在屋面屋脊处设置不高出屋脊的避雷带,引至山墙与建筑的避雷系统相连,确保防雷安全的同时保留了传统木构民居屋面的历史建筑风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木构民居屋面构造,自下而上包括结构层、找平层、管线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瓦屋面层,所述保温层自下而上由泡沫玻璃保温板和STP保温板组成,所述管线层位于所述泡沫玻璃保温板内。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层包括由横向排列的檩条、纵向排列的椽子、位于脊上的脊桁以及帮脊木构成的屋面构造框架,所述屋面构造框架上还铺设有望板。
作为优选,所述望板厚度为20mm。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屋面构造框架中拉力承受部位的木拉杆以及位于檐檩上的帮檩木。
作为优选,所述找平层为木斜拉杆,所述木斜拉杆厚度为20mm。
作为优选,所述管线层为消防喷淋管和消防喷淋头。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为三元乙丙合成高分子卷材。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为钢板网,在所述钢板网的菱形孔处填充水泥石灰砂浆。
作为优选,所述瓦屋面层为小青瓦。
作为优选,在屋脊和山墙处设有相互联通的热镀锌扁钢避雷带,并且所述山墙处的所述热镀锌扁钢避雷带与地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木构民居屋面构造,自下而上包括结构层、找平层、管线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瓦屋面层,所述保温层自下而上由泡沫玻璃保温板和STP保温板组成,所述管线层位于所述泡沫玻璃保温板内。这样使得消防系统隐蔽于保温层内,并且为了防止泡沫玻璃板中包含消防管线层的部分保温性能下降,因此在泡沫玻璃板上铺设一层STP保温板,保证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消防系统隐藏,避免了破坏传统木构民居屋面构造的历史建筑风貌。在屋面屋脊处设置不高出屋脊的避雷带,引至山墙与建筑的避雷系统相连,确保防雷安全的同时保留了传统木构民居屋面的历史建筑风貌。此外由于屋面构造结构包括了结构层、找平层、管线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瓦屋面层,其中的防水层能够使得屋面构造具有防水的特性,屋脊隐蔽设置的避雷带能够确保建筑的防雷安全,瓦屋面层可以使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的传统材料,这样既能够保留历史建筑瓦屋面风貌,延续传统材料同时也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提升屋面防水、保温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屋面构造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屋脊处放大图。
图中:1-结构层、11-檩条、111-檐檩、1111-挑檐檩、112-脊檩、12-椽子、13-望板、14-帮檩木、15-喷淋洞口、3-管线层、4-保温层、41-泡沫玻璃保温板、42-STP保温板、5-防水层、6-保护层、7-瓦屋面层、71-檐沟、8-镀锌扁钢、9-屋脊、91-镀锌铁固定件、92-尼龙网兜、93-热镀锌扁钢、94-热镀锌扁钢避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罐反洗排污双功能组合阀
- 下一篇:口对口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