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点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1730.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浩楠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点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注射点滴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得病之后通常都会注射点滴药剂进行治疗。现有的点滴工具 普遍由点滴瓶、导液管、流速控制器和针头组成。但是,点滴瓶大多采用玻璃 瓶体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固定悬挂在点滴架上,不利于人们行走。虽然现在市 场中有些点滴瓶采用塑料袋体结构,但是此种点滴瓶依然需要与点滴架配套使 用功能,在病人移动时仍然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巧、使用便利、功能全面的便携式点 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药袋、导液 管以及流速控制器,所述药袋为倒置的U形硬质袋体结构,在药袋的弧顶设有 向上凸起的挂耳,在药袋的外表面另设有注射管;在袋体的左右两个底端处分 别接通导液管,两根导液管均与流速控制器的顶端接通,流速控制器的底端接 通另一根导液管;在药袋的表面安装定时开关、报警器和电池,定时开关与报 警器、电池电联接组成报警电路;在药袋的内侧表面粘贴一层防磨垫。
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使用者将药袋套在脖子上,袋体的弧顶部分处在脖子上方,袋体的两侧引 申段处在脖子的两侧,医护人员可通过注射管向药袋中注入药液,然后将针头 插入病人血管中,再调整流速控制器,最后设定定时开关的报警时间,当到达 报警时间后,报警电路导通,报警器发出报警音提醒病人和医护人员注意,及 时拔出针头。而袋体内表面的防磨垫可提供柔软舒适的配戴条件,避免对脖子 造成摩擦。另外,医护人员也可将药袋悬挂在点滴架上使用,发挥正常的点滴 器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操作 简单,可随身携带,便于病人行走移动,并具备定时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号:1-药袋、2-导液管、3-流速控制器、4-挂耳、5-注射管、6-定时开 关、7-报警器、8-防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中,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药袋1、导液 管2以及流速控制器3,所述药袋为倒置的U形硬质袋体结构,在药袋的弧顶 设有向上凸起的挂耳4,在药袋的外表面另设有注射管5;在袋体的左右两个底 端处分别接通导液管,两根导液管均与流速控制器的顶端接通,流速控制器的 底端接通另一根导液管;在药袋的表面安装定时开关6、报警器7和电池,定时 开关与报警器、电池电联接组成报警电路;在药袋的内侧表面粘贴一层防磨垫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 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浩楠,未经金浩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