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1731.1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勇;刘恩海;刘婷婷;刘宏伟;郭晓颖;花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17/08 | 分类号: | F25B17/08;F25B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膜片 吸附 壳管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
背景技术
固体吸附式制冷机经常作为果蔬的真空预冷或贮藏冷库的冷源,吸附式制冷系统不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CFC、HCF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方式。吸附式制冷系统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工业废热等50℃以上的低品位热能作为系统的驱动能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无运动部件、抗振性能好;运行无噪音、使用寿命长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固体吸附式制冷机主要由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储液器、阀门及控制元件(单向止回阀、节流阀等)等部件组成。
固体吸附制冷工作原理是通过固体吸附剂对制冷剂气体交替吸附、解吸即在系统较低温度下吸附制冷剂、较高温度下解吸出制冷剂实现制冷循环的。其工作循环可分为升温脱附和冷却吸附两个阶段,
1.升温脱附:吸附过程结束后,太阳能集热器(或生物质锅炉)对吸附床加热,制冷剂获得能够克服吸附剂的吸引力从其表面解吸出来,系统管路中的压力将升高,直至达到冷凝压力时,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液化冷凝,最终凝结液由储液器流入蒸发器中。
2.冷却吸附:脱附过程结束后,冷却系统对吸附床冷却以带走吸附剂的显热,吸附剂重新吸附系统内制冷剂蒸汽,系统内压力降低,致使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产生冷量。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好坏是联合吸附制冷循环系统的关键,设计制作时,需考虑吸附床结构设计的优化及运行性能。作为传统的吸附式制冷核心部件吸附床,通常由两根同心圆管(管间盛装颗粒状活性炭、甲醇)构成,可在较短照射时间内提高吸附床的解吸温度,但不利于冷却吸附过程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与普通吸附床相比,达到相同吸附量时,本装置缩短了吸附时间,实现强化传热传质的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金属网罩、活性炭、导热管和刺孔膜片式管,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导热管两端连通的导热液进口和导热液出口,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孔,金属网罩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面,金属网罩上孔眼的孔径小于活性炭的粒径,导热管和刺孔膜片式管平行且交替设置,活性炭设置于导热管和刺孔膜片式管之间的间隙内,刺孔膜片式管由膜片制成,刺孔膜片式管包括传质干管和垂直设置于传质干管上的旁支管,传质干管上设置有传质孔,传质孔的孔径小于活性炭的粒径。
所述旁支管断面为矩形。
所述壳体由圆柱形管体和设置于圆柱形管体两端的半球形端盖组成。
所述圆柱形管体和半球形端盖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壳体由不锈钢制成,其直径为214mm,长度为1160mm。
所述导热管数量为37根,直径为10mm,长度为960mm。
所述导热管为翅片管。
所述传质干管数量为12根,直径为6mm,长度为960mm。
所述活性炭的质量为20kg。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在使用时,刺孔膜片式管内设置的吸附质为甲醇,旁支管深入到传质干管周边的活性炭中,有利于活性炭中甲醇蒸汽的进出,当导热管内温度变化时,刺孔膜片式管内的压力随之变化,使传质干管和旁支管发生形变,挤压活性炭,增强吸附质(甲醇)流体扰动及甲醇蒸汽流进出,加快本装置传质扩散的效果。
与普通吸附床相比,达到相同吸附量时,本装置缩短了吸附时间,强化了传热传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刺孔膜片式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普通吸附床吸附速度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吸附速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器用储液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双通太阳能集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