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压迫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1916.2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齐冲;高玉霞;王晶晶;葛高琪;唐楠;胡洁蔓;杨蕊;杜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压迫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动静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条件的改善,经皮穿刺股动脉介入诊疗已成为常用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如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术、血管内超声、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以及股动脉采血等,由于动脉压力高且穿刺针及导管鞘较粗,术后拔出穿刺设备后难以止血,常规的止血方法是医护人员用手指压迫穿刺点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和工作强度,按压过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也可能出现出血、血肿、栓塞等并发症,严重时也能危机患者生命,现有压迫止血器操作繁琐,体积庞大,定位不准确,容易滑落,价格昂贵,使用不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压迫止血器操作繁琐,体积庞大,定位不准确,价格昂贵,常规的止血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和工作强度,按压过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动静脉压迫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固定装置和压迫装置组成,压迫装置铰接设置在固定装置上;
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座、第一锁紧螺栓、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支撑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固定设置底座两端,第一锁紧螺栓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固定带具有第一卡扣,第二固定带具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配合;
压迫装置包括旋转槽、固定杆、第二锁紧螺栓、旋转螺杆,压头和硅胶套,旋转槽下端具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一支撑座通过第一锁紧螺栓铰接,固定杆设置在旋转槽内,第二锁紧螺栓固定设置在旋转槽上,固定杆前端具有内螺纹孔,旋转螺杆设置在内螺纹孔内,旋转螺杆上具有外螺纹,旋转螺杆下端具有压头,硅胶套包裹在压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本装置使用时,根据穿刺点的位置,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配合,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固定设置在腿部或者手臂上的合适位置,调整压迫装置转动到合适位置,通过第一锁紧螺栓锁紧压迫装置,固定杆调整到合适长度,通过第二锁紧螺栓锁紧固定杆,旋转旋转螺杆,通过旋转螺杆的外螺纹与固定杆内螺纹孔配合,硅胶套压迫穿刺点,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压紧力度,完成后,打开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体积轻盈,成本低,携带方便,定位准确,压迫力度可调节,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医护人员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固定装置1和压迫装置2组成,压迫装置2铰接设置在固定装置1上;
固定装置1包括底座11、第一支撑座12、第一锁紧螺栓13、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支撑座12固定设置在底座11上,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分别固定设置底座11两端,第一锁紧螺栓13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2上,第一固定带14具有第一卡扣141,第二固定带15具有第二卡扣151,第一卡扣141和第二卡扣151相配合;
压迫装置2包括旋转槽21、固定杆22、第二锁紧螺栓23、旋转螺杆24,压头25和硅胶套26,旋转槽21下端具有第二支撑座211,第二支撑座211和第一支撑座12通过第一锁紧螺栓13铰接,固定杆22设置在旋转槽21内,第二锁紧螺栓23固定设置在旋转槽21上,固定杆22前端具有内螺纹孔221,旋转螺杆24设置在内螺纹孔221内,旋转螺杆24上具有外螺纹241,旋转螺杆24下端具有压头25,硅胶套26包裹在压头2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请参阅图1所示,本装置使用时,根据穿刺点的位置,通过第一卡扣141和第二卡扣151相配合,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固定设置在腿部或者手臂上的合适位置,调整压迫装置2转动到合适位置,通过第一锁紧螺栓13锁紧压迫装置2,固定杆22调整到合适长度,通过第二锁紧螺栓25锁紧固定杆22,旋转旋转螺杆24,通过旋转螺杆2的外螺纹241与固定杆22内螺纹孔221配合,硅胶套26压迫穿刺点,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压紧力度,完成后,打开第一固定带14和第二固定带15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用特型取异物镊子
- 下一篇:一种美容PDO提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