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制盐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2348.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1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孙伟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津工海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6;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制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海水制盐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盐,总产量约为2.4亿吨。主要产盐国为 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英国、印度、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是世界 上两个最大的产盐国,占全球总产量的36%。制液体盐(卤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盐田法和 多效蒸发法。盐田法包括纳潮和制卤等步骤,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 量、蒸发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卤水(液体盐)的产量,同时产品杂质(Ca2+、Mg2+、SO42-)含量 高。多效蒸发法,是以海水为原料,通过多级强制蒸发制取液体盐,其能耗极高。
专利CN200510021859.1公开了一种水合肼生产过程中副产盐回收处理的方法,该 方法包括制浆、盐浆和碱浆的分离、盐浆的处理步骤、碱浆的处理步骤和母液的回收利用等 步骤,工艺复杂,且该工艺中不涉及含磷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专利CN200510031311.5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含胺、酚、醚等易挥发或易分解有机 杂质工业盐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处理后的工业副产盐仅能达到工业用盐要求,不能满足离 子膜烧碱用盐的高要求,且煅烧时间为4~10小时、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海水为原料,利用电渗析制盐的 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水制盐的系统,其包括沉砂池、纳滤膜过滤器、离子膜反应器和蒸发结晶 器;所述沉砂池与所述纳滤膜过滤器连通,所述纳滤膜过滤器与所述离子膜反应器连通,所 述离子膜反应器与所述蒸发结晶器连通;
海水经沉砂池取水后进入所述纳滤膜反应器,经过所述纳滤膜反应器处理后得到 ED进水,所述ED进水经所述离子膜反应器处理后得到ED浓盐水和ED淡盐水,所述ED浓盐水 进入所述蒸发结晶器处理即可得到盐。
其中,所述纳滤膜过滤器的滤膜的孔径为0.2~0.5μm,所述纳滤膜过滤器的跨膜 压差为60~90Kpa。
其中,所述纳滤膜过滤器的操作压力为0.5至2.0MPa。
其中,所述纳滤膜过滤器采用的纳滤膜为一价离子选择膜。
其中,所述离子膜反应器的进水条件为COD≤200mg/L,硬度≤50mg/L,SS≤1。
其中,所述离子膜反应器包括膜堆、极区和压紧装置,其中所述膜堆采用的阴离子 膜为均相离子选择膜ACS,阳离子膜为均相一价离子选择膜CIMS。
其中,所述离子膜反应器包括一台压紧装置和四组膜堆,所述四组膜堆设置在一 台压紧装置中。
其中,所述离子膜反应器包括一级离子膜反应器和二级离子膜反应器,所述一级 离子膜反应器的淡水管与所述二级离子膜反应器连通,所述二级离子膜反应器的浓水管以 及所述一级离子膜反应器的浓水管均与所述蒸发结晶器连通。
其中,所述海水制盐的系统还包括机械过滤池,所述机械过滤池设置在所述沉砂 池和所述纳滤膜过滤器之间,所述海水经过所述沉砂池取水后进入所述机械过滤池,然后 再进入所述纳滤膜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过滤池上还设置有药剂投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以海水为原料来制盐,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提出了一种经济合理 的制盐方法;与现有的制盐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制盐系统制得的盐的洁净度高,整个制 盐过程几乎无废水废物排出,得到的副产物ED淡盐水可以作为海水淡化厂的原水进水,或 者工业生产循环水补充水,以及沿海地区耐盐植物的浇灌用水。整个制盐方法环保节能,具 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用了膜工艺,全程无污染,制盐效率高,制得的盐的 纯度高达98%;
(2)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膜反应器处理ED进水后得到的ED浓盐水具有高洁净度的 特点,可以直接制备高品质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能够使后续蒸发结晶器处理规模可 减少75%,可降低20%以上的总体投资,蒸发面积大幅度缩小后,系统可节省60%的蒸汽耗 量,降低40%以上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海水制盐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津工海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津工海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2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絮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