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3402.0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0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弓振鹏;吴保玉;王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系统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 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悬架系统是底盘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悬架系统不但影响底 盘的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同时也影响车身布置设计及人机布置设计。对于 一些布设有第三排座椅的SUV(SportUtility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或 MPV(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车)而言,第三排座椅的布设会对第 三排的人机空间提出较高的设计要求,而后悬架系统由于其位置在车辆的长 度方向上与第三排座椅的位置基本相同,因此后悬架系统的布设同样会受到 第三排座椅的影响。增加第三排座椅时,人机空间的高要求会限制后悬架在 车辆的宽度方向及车辆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图1为现有技术中扭梁式后悬架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麦弗逊式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 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SUV及MPV上的后悬架多采用扭梁式或麦弗逊式 悬架系统,在上述的系统中为了满足后悬架系统上减振器总成的布设,追求 较高的后悬架性能,减震器的长度会设计的较长,后悬架系统在车辆上需要 占用较大的空间,这就影响了SUV及MPV等车辆上第三排乘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后 悬架系统可以减少对布设空间的需求,增加乘员舱的空间,在保持后悬架系 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悬架系统,包括后轴节总成,后下摆臂总成、 后减振器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纵臂总成、后前束调节杆总成及后横向稳 定杆总成;所述后下摆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及所述后前束调节杆总成 的一端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相连,另一端与车辆的副车架相连;所述后纵臂总 成的一端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相连,另一端与车辆的车身相连,所述后横向稳 定杆总成的一端与所述后纵臂总成相连,另一端与副车架相连;所述后减振 器总成的一端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相连,另一端与车辆的车身相连,在车辆的 长度方向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位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下端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相 连,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上端通过第二螺栓与车身的轮罩相连。
进一步地,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后减振器 总成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的安装点位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与所述后轴节总成的 安装点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架系统还包括后弹簧总成,所述后弹簧总成与所述 后减振器总成分离,所述后弹簧总成安装在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下摆臂总成靠近所述后轴节总成的一端为平板状,所 述后下摆臂总成上与车辆的副车架相连的一端向上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向稳定杆总成包括转动球销、稳定杆拉杆及后稳定 杆,所述后纵臂总成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稳定杆拉杆通过所述转动球销与所 述后纵臂总成的连接板相连,所述后稳定杆通过轴套与所述稳定杆拉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后减振器总成为自调高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后悬架系统,所述后悬架系统为本 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项后悬架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车辆为7座SUV或MPV。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减振器总成设置于后下摆臂总成的后方, 避开了乘员舱第三排座椅的位置,节省下的空间可以用来扩容乘员舱,因此 就可以增大乘员舱的空间,在保持后悬架系统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同时, 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 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扭梁式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麦弗逊式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后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后悬架系统的侧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后悬架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34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吗啡烷类似物的改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夜光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