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颈部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3801.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融;芦益明;肖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融创三维数字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F5/05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颈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颈部支具。
背景技术
颈椎病早期一般疼痛麻木或活动受限较轻,经过按摩、理疗牵引 等治疗后会好转,不需要特意去限制颈部活动,即行颈部制动。
通常在经过一般的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或急性颈椎病发作,疼 痛剧烈,影响生活及工作者,或感觉颈部不稳,某种活动易致颈部摆 碰或响动再引起症状加重者,此时即要用石膏颈围对患者的颈部进行 固定。
然而,石膏颈围因其笨重透气性能差且取卸不方便,已很少应用。
在目前针对颈椎损伤,颈椎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已采用更加轻便、 灵活的颈托来代替石膏颈围。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 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 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颈托存 下一定缺陷:
1、传统的颈托需要在头部周围固定一个悬挂颈套用的牵引支架, 此类牵引支架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2、颈托对患者颈部以及头部的包围或者半包围,导致其透气性 较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3、依旧具有较大的重量,使用时增加佩戴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或减缓至少上述缺点中的部分,特此提 供一种轻量化颈部支具,其包括:颈部围具和与颈部围具一体设置的 肩部支具,所述颈部围具和肩部支具均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且开设有 若干个蜂窝状通孔。
优选地,所述生物降解塑料为PLA玉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颈部围具的截面呈U型。
进一步,所述颈部围具的一端与肩部支具固定,另一端具有外扩 的开口。
另外,所述肩部支具包括截面呈弓形的架板,所述架板相对其径 向的两端架设于斜方肌,所述颈部围具一体设置在架板相对其径向的 两端间,所述夹板开设有若干个蜂窝状通孔。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
1、通过颈部围具对颈部进行有益固定,通过肩部支具架设在肩 部对颈部围具进行支撑;
2、由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颈部围具和肩部支具具有质量轻且环 保的特点;
3、开设有蜂窝状通孔的颈部围具和肩部支具进一步减少颈部支 具的重量,且更加透气,减少患者的使用负担。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所附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 方面,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中:1、颈部围具;11、开口;2、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 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 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 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颈部支具,其包括由PLA玉米塑料制成 且一体设置的颈部围具1和肩部支具,同时在颈部围具1和肩部支具 上密布有多个蜂窝状通孔,使两者足够的轻便,便于患者佩戴和携带。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肩部支具固定在患者的肩部,以便支撑颈 部围具1在颈椎的适合高度;由于颈部围具1是截面呈U型的,其可 以防止患者的颈部相对其自身的左、右和后侧活动,实现保护患者颈 部的功能。当然,在需要限制患者相对其前侧活动的场合,选用O型 截面的颈部围具1对患者的颈椎进行保护,亦是本实施例所涵盖的。
另外,本实施例的颈部围具1相对头部的一端具有外扩的开口 11,以便患者的头部在允许的范围内,小幅度的转动且不会与颈部围 具1的尖端接触,优化患者的使用体验,并防止患者受到伤损。
另外,本实施例的肩部支具为截面呈弓形的架板2,弓形的架板 2适应性的架设在人体的斜方肌;此外,架板2的中间与颈部围具1 一体连接。
那么,上述结构的肩部支具,可以利用人体的斜方肌自然的将肩 部支具固定在人体的肩部,再由肩部支具对颈部围具1进行自然的支 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融创三维数字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融创三维数字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3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