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蒜挖掘条铺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3955.6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伟;尚书旗;王家胜;田连祥;刘晓东;庞树杰;申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00;A01D33/10;A01D3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挖掘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旋转工作部件的挖掘式机械,尤其是一种大蒜挖掘条铺收获机。
背景技术
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 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搭配物,而且具有 很好地药用价值。当前我国大蒜的收获仍然主要依靠人力。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目前市场 上已经出现了部分大蒜收获机械,但其大部分的收获效率低、作业效果不理想,使大蒜的收 获周期变长,不能满足未来大蒜种植发展的高效、低成本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大蒜挖 掘条铺收获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收获作业效果好,可以同时实现两行大蒜的挖掘铺 放作业,收获效率高,能够满足高效率收获大蒜的作业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蒜挖掘条铺收获机,包括机架,其中, 还包括传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和有序条铺机构,传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和有序条铺机构 均设置在机架上,有序条铺机构设置在夹持输送机构的后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间传动轴、 左传动装置和右传动装置,中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左传动装置和右传动装置连接,左传动 装置和右传动装置均固定在机架上,中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锥齿轮,左传动装置包括左 侧锥齿轮、左传动轴和左侧链轮,左传动轴的上方固定有左侧锥齿轮,左传动轴的下方固定 有左侧链轮,中间传动轴一端的锥齿轮与左侧锥齿轮相啮合,右传动装置包括右侧锥齿轮、 右传动轴和右侧链轮,右传动轴的上方固定有右侧锥齿轮,右传动轴的下方固定有右侧链轮, 中间传动轴另一端的锥齿轮与右侧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包括分别缠绕在左侧链轮和右侧链轮上的两齿形夹持链条,一齿形夹 持链条缠绕在左侧链轮上,另一齿形夹持链条缠绕在右侧链轮上,齿形夹持链条呈前低后高 状设置,缠绕在左侧链轮上的位于内侧的齿形夹持链条和缠绕在右侧链轮上的位于内侧的齿 形夹持链条之间相互夹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获机还包括挖掘铲和地轮,挖掘铲和地轮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 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与设置在机架前端两侧的挖掘铲相配合,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 组地轮,每组地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地轮。
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张紧链轮,一齿形夹持链条缠绕在左侧链轮和张紧链轮上,另一齿 形夹持链条缠绕在右侧链轮和张紧链轮上。张紧链轮使链轮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所述机架的前端中央安装有变速箱,变速箱通过传动机构与夹持输送机构连接,中间传 动轴与变速箱连接,
所述夹持输送机构包括还包括链条张紧杆和夹持杆,齿形夹持链条的内侧设有链条张紧 杆,齿形夹持链条的外侧设有夹持杆。
所述有序条铺记过设置在机架的尾端,包括条铺导向杆和条铺导向板,其中条铺导向杆 设置在一齿形夹持链条的尾部,条铺导向板设置在另一齿形夹持链条的尾端,从而实现与夹 持输送机构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收获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收获作业效果好,可以同时 实现两行大蒜的挖掘铺放作业,收获效率高,能够满足高效率收获大蒜的作业要求,实现大 蒜的有序铺放,运行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中间传动轴;2左侧锥齿轮;3左传动轴;4左侧链轮;5齿形夹持链条;6右侧 锥齿轮;7右传动轴;8右侧链轮;9挖掘铲;10张紧链轮;11链条张紧杆;12夹持杆;13 条铺导向杆;14条铺导向板;15地轮;16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的大蒜挖掘条铺收获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有序条 铺机构、挖掘铲9和地轮15,其中传动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有序条铺机构、挖掘铲9和地 轮15均设置在机架上,同时机架上设有与牵引机相连的悬挂架。机架的前端中央安装有变速 箱,变速箱通过传动机构与夹持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与设置在机架前端 两侧的挖掘铲9相配合,夹持输送机构的后端与设置在机架后端的有序条铺机构相配合。机 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地轮,每组地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地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3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树脂
- 下一篇:1,1-二氟乙烯类聚合物粉末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