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4442.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潇楠;徐彪;刘晓伟;景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单体 储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池相关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单体电池作为热电池的基本供电单元,是热电池的核心部件。由于单体电池的材料对于空气中的水分十分敏感,因此单体电池的制备作业必须在干燥间内进行。由于采用手工刮制的单体电池产量有限且没有有效的储存方法,手工刮制的单体电池均是当天制备当天使用,不进行储存。
但随着自动压机投入使用,单体电池制备效率的大幅提高,单体电池的制备效率已远远大于装配速度,单体电池在制备后如果无法当天装配封装入壳就需要必要的装置进行储存;因此设计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显得是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该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能够为内部热电池单体电池提供很好的保护,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由两个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半模注塑组件(1)组成;其中: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为半圆柱体结构;在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的轴截面上开设有能够容纳半个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凹槽;在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的轴截面上设置有连接用的M个凸起和M个凹孔(4);M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通过轴截面上的凸起(2)或凹孔(4)与另外一个半模注塑组件(1)上的凹孔(4)或凸起(2)扣接后组成储存装置;在所述储存装置的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N个紧固槽(3);N为大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在每个紧固槽(3)内套接有紧固用的橡皮筋或者线绳。
更进一步:在所述储存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便于放置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将热电池单体电池的置于储存装置内进行保存,这样就可以对热电池单体电池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避免大气压力以及存放运输过程中外力磕碰对单体电池的损伤,对比没有收纳盒的保存方式保存完好率可由80%达到99%以上,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对自动压机生产数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节省了人力、物力;
由于半模注塑组件结构相同,因此加工非常方便,同时两者之间通过凸起和凹孔进行配合,组装非常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显示半模注塑组件的结构。
其中:1、半模注塑组件;2、凸起;3、紧固槽;4、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由两个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半模注塑组件1组成;其中: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为半圆柱体结构;在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的轴截面上开设有能够容纳半个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凹槽;由于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形状和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结构的热电池单体电池,开设不同大小形状的凹槽;在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的轴截面上设置有连接用的M个凸起和M个凹孔4;M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半模注塑组件1通过轴截面上的凸起2或凹孔4与另外一个半模注塑组件1上的凹孔4或凸起2扣接后组成储存装置;在所述储存装置的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N个紧固槽3;N为大于2的自然数。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半模注塑组件1分开,凹槽朝上,然后在其中一个半模注塑组件1内置入热电池单体电池,随后盖上另外一个半模注塑组件1,保证两者之间的凹孔和凸起紧密配合;最后利用橡皮筋或者线绳在紧固槽3处进行紧固处理。
为了保证两个半模注塑组件1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在每个紧固槽3内套接有紧固用的橡皮筋或者线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装锂电池化成工装
- 下一篇:一种LED硬质基板双面发光的UV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