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4690.1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栾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特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1 | 分类号: | 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事故 监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辆事故的自动检测及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设备领域,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提升,大量的复杂系统应用到车载设备中。但是,由于目前尚缺少可靠的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在偏远、人口稀少地区,或在深夜时段,当车辆发生严重事故,人员出现伤亡时,无法及时报警和请求救援,从而失去宝贵的第一时间救援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用于监测车辆状态,并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实时向服务中心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手动报警开关,用于与服务中心通信的通讯单元,用于监测车辆运行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用于车辆定位的GPS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用于与车辆内部控制电脑通讯以获取车辆安全气囊工作状态以及车辆运行速度信息的车辆通讯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辆通讯接口包括车辆的OBD诊断接口,车辆的CAN总线接口和车辆的LIN总线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可通过通讯网络自动向服务中心报警,服务中心根据报警装置提供的碰撞信息、位置信息,判断事故是否需要救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车辆事故监测,相互认证,增加了事故监测的可靠性,同时使得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救援信息传递出去,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在非人口稠密地区,或深夜车辆发生严重事故,人员出现伤亡时,无法通过人工报警,请求救援,从而失去宝贵的第一时间救援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讯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微处理器6,微处理器6分别连接有手动报警开关2,用于与服务中心1通信的通讯单元4,用于监测车辆运行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5和用于车辆定位的GPS单元3。
微处理器6还连接有用于与车辆内部控制电脑通讯以获取车辆安全气囊工作状态以及车辆运行速度信息的车辆通讯接口7。
所述的车辆通讯接口7是用于与车辆通讯的接口,包括车辆的OBD诊断接口,车辆的CAN总线和LIN总线等接口。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接口与车辆内部控制电脑通讯,获取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以及车辆的速度等工作信息,做为车辆碰撞的判断依据。
如图2所示的通讯单元4的功能是:通过公用通讯网络,实现本实用新型与服务中心1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的GPS单元3的功能是:接收GPS信号,确定车辆当前位置的经纬度、海拔高度以及运行速度等信息,用于确定救援位置。
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5是一种个能够监测任何方向加速度的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加速度的急剧变化,做为车辆事故的一个监测依据。
所述的手动报警开关2是一种用于监测驾驶人员手动触发的报警开关装置,在自动监测没有监测到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用于人工触发紧急报警。
一般情况下,事故监测报警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车辆的加速度,当车辆的加速度达到设定值,并维持一定的时间段,则判断为碰撞发生,产生报警。第二、通过车辆通讯接口7监测汽车安全气囊的状态,当安全气囊动作时,判断为碰撞发生,产生报警。第三、驾驶人员通过操控手动报警开关,按下报警开关,产生报警。
所述的微处理器6通过不断监测加速度传感器5的数值变化,获得车辆的碰撞信息,也可以通过车辆通讯接口7与车辆通讯,获取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车辆运行速度等其他车辆信息,并通过GPS单元3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还可以监测手动报警开关2的状态。在产生报警信息以后,微处理器6通过通信单元4将报警相关信息传送到服务中心1。服务中心1在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根据车辆事故监测报警装置上传的数据,对事故信息进行复核,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报警和/或救援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特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特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