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生猪饲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6505.2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周忠凯;唐玉新;林强;张东新;陈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生猪 饲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猪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行业的高速发展,畜禽出栏率大大提高,畜禽养殖的技术水平 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大量建设且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大量积聚 的畜禽粪便因无法合理消耗而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破坏。预计到2020年,我国 畜禽粪便产生量将达到41亿吨,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将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 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成为农村地区水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随着动物体重的增加,维持减少,沉积内容改变(脂肪沉积增加,瘦肉组织 沉积减少),而且采食量增加,因而日粮所需营养浓度逐渐降低,若采取阶段精确饲养则可 以满足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营养需要,避免出现营养过剩或不足。据报道,多阶段精确 饲喂可使饲料转化率提高7%,尿氮降低14.2%,氨气排出量降低16.8%。现阶段的生猪养 殖实情来看,饲喂方式基本为人工添加饲料、生猪自由采食,这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 境的污染,而且饲料易受污染、霉变,降低了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重则致使生猪生病甚 至死亡,对生猪的健康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通过采食量控制母猪的肥瘦,实现受精 和产仔的最佳状态。因此,精确饲喂装置及相应的智能管理技术是现阶段规模化生猪养殖中 尤须开发的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生猪饲喂装置,实现生猪的智 能化、精确化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出量,并减轻生猪饲喂过程 的劳动强度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生猪饲喂装置,包括无线视频传输模块1、RFID识别器安装架2、RFID识别 器3、料箱4、倒“V”形保护架5、多螺距搅龙6、下料口7、转向装置8、转向电机9、 辅助制动装置10、行走动力系统11、传动链条12、行走轴13、行走轮14、行走导轨15、 支撑架16、给料电机17、料箱底座18、控制器19、超声波料位探测模块20、和给料口21, 所述料箱4下方设有多螺距搅龙6,所述倒“V”形保护架5位于料箱4的内部,所述倒“V” 形保护架5与多螺距搅龙6平行,在下料口7与支撑架16之间设有转向装置8,转向装置8 上设有转向电机9,在行走动力系统11上设有辅助制动装置10,支撑架16下方设有传动链 条12、行走轴13、行走轮14和行走导轨15,料箱4的下方设有料箱底座18,在给料口21 设有给料电机17,所述料箱4的一侧设有RFID识别器安装架2,在RFID识别器安装架2 上设有RFID识别器3,所述料箱4上设有无线视频传输模块1和控制器19,在所述料箱4 上部设有超声波料位探测模块20。
优选地,所述料箱4的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多螺距搅龙6的螺距从给料口21到下料口7逐段增大。
优选地,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架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生猪的智能化、精确化饲喂,提高饲料利用 率,降低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出量,并减轻生猪饲喂过程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生猪饲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6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的自动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采食的喂料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