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7727.6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海;王可云;曹相辉;国富忠;张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方德利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底壳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底壳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此件在发动机的最底部,非常容易遭受到碰撞,因此对油底壳密封性及力学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此铸件材质QT500-7,未注壁厚9.5mm,厚大处壁厚34-60mm,局部达到130mm左右(如图所示),壁厚不均且悬殊很大,因此极易出现缩松、缩孔的缺陷。
传统的油底壳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如图1所示,上模1设有型腔,在上模1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冒口6,同时还有一个保温冒口9,如图2所示,下模2设有型芯,下模2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冷铁8,但是两个第一冷铁8之间的间距比较大,通常大于80mm,使得在铁水凝固时出现不均匀现象,使工件产生缺陷,导致铸件报废;第一冷铁8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冷铁10,如图3和图4所示,这种设置使得上模1的保温冒口9和下模2的第二冷铁10相互克制,保温冒口9的高温影响第二冷铁10的冷却效果,第二冷铁10影响保温冒口9的保温效果并且对第二冒口6内的铁水具有一定的冷却作用,影响铁水的浇注,且保温冒口9使用效果不好,在其附近位置经常出现缩孔、缩松,导致铸件报废。上模1型腔另一侧的直浇道5和下模2过滤网座7接触面积小,过滤网座7围绕直浇道5的圆弧长度只有直浇道5的1/3,严重阻碍了铁水的浇注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底壳铸造模具,这种新型铸造模具上模座去掉了保温冒口和第二冷铁,增加了一个第二冒口,同时将第一冷铁之间的间距缩小,增大了下模座上过滤网座与上模座直浇道的接触面积。改善了铁液的冷却环境,增大了铸件同时凝固的趋势,克服了铁水浇注速度慢、工件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等不足,提高了铸件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底壳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底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上模底板上活动固定有上模座,上模座上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一侧设有直浇道,所述上模座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二冒口,直浇道与上模座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冒口,所述下模底板上活动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上设有型芯,所述型芯的一侧设有过滤网座,所述第二冒口由横浇道连接并延伸至过滤网座,所述第一冒口由横浇道延伸至过滤网座。设置两个第二冒口,提高了集渣、挡渣能力,同时扩大了铁液对冒口周边环境预热的范围,提高了保温性能,增强了冒口对铸造模具的补缩效果。
所述第二冒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冷铁。在第二冒口相对的一边设置冷铁,有助于铁水的顺序凝固,使铁水由冷铁向冒口逐渐凝固,降低了铸件收缩导致缺陷的几率。
所述第一冷铁有一块或者多块。根据工件的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冷铁,增强了冷铁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了冷铁的制造费用。
所述两块第一冷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mm。采用多块第一冷铁时,相邻的两块第一冷铁之间间距不宜过大,尽量铁水在第一冷铁处实现同时凝固。
所述第二冒口相对于型腔对称布置。以型腔的中心线呈两边对称布置,使铁水的浇入量保持稳定,对工件浇注均匀,提高工件质量。
所述第一冒口和第二冒口通过浇口与型腔连通。浇口能够调整铁水的流向,增大铁水的流速,使铁水快速充满型腔。
所述浇口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其高度方向的长度。浇口设置为加宽、减薄的形状,延长了补缩距离,减小了铸件出现缩松的几率。
所述过滤网座与横浇道搭接,合模后,位于上模座的横浇道与位于下模的过滤网座搭接,使铁液通过直浇道经过滤网座过滤后,由搭接部位进入横浇道,减少了铁液中的含渣量,提高了铁液的洁净度,有助于铸件质量的提高。
所述直浇道截面全部位于过滤网座内部。加大直浇道与过滤网座之间的面积,使铁水进入型腔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上模座设置两个第二冒口,提高了挡渣、集渣的能力,并且改善了铁液的冷却环境,增强了对铸件的补缩性能,提高了铸件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加大了过滤网座与直浇道的接触面积,使铁水进入型腔更加顺畅;
(3)本实用新型缩小了第一冷铁之间的间距,保证了此处铁水的同时凝固,增强了铸件整体顺序凝固的趋势,有效降低了铸件出现收缩缺陷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铸造模具的上模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原有铸造模具的下模主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方德利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方德利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7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槽盖
- 下一篇:铜锁芯推动送料旋转加工型铆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