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键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8071.X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路板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特别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中的侧 键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已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因为手机携带便捷,使用简单且方便,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几乎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有手机,其功 能也越来越强大,现有智能手机的屏幕一面通常不设置物理按键;而为了能 够在不打开手机屏幕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某些功能,如音乐播放器的音量控制、 拍照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屏幕电源开关等,又不失手机整体结构设计的美观 要求,侧键的设置因此被广泛应用。
由于业界内常用的的侧键与壳体之间有缝隙,导致侧键处的FPC(FPC 是FlexiblePrintedCircuit的简称,中文释义为柔性电路板)容易产生静电现 象,会影响手机的功能。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把侧键FPC加宽,并在线路 上进行保护,来避免发生静电现象。但是侧键FPC的宽度较宽会影响手机的 整机弧度,进而影响手机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键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小 侧键柔性电路板的宽度,增加电子设备的弧度,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外观 面的整体性与美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侧键柔性电路 板,包含柔性电路板FPC本体和至少一块防静电膜;FPC本体上安装有锅仔 片;防静电膜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静电膜至少环绕包覆所述FPC本体对 应于锅仔片的位置,且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预设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上述的侧键FPC以 及侧键,侧键设有至少一个导电基;导电基对应于所述锅仔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FPC本体上安装有锅 仔片,将防静电膜至少环绕包覆FPC本体对应于锅仔片的位置;且防静电膜 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设有预设间距。从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 FPC本体的宽度,进而减小FPC本体的安装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 子设备对应于FPC本体的弧度,极大的提高了电子设备外观面的整体性与美 观性。
进一步地,锅仔片的数目为2个。
进一步地,FPC本体还包含有用于连接主板的延伸区,延伸区从FPC本 体上2个锅仔片之间的位置延伸出来;防静电膜的数目为2个;2个防静电 膜分别包覆FPC本体对应于2个锅仔片的位置。
进一步地,FPC本体还包含有用于连接主板的延伸区,延伸区从所述FPC 本体上其中一个锅仔片远离另一锅仔片的一侧延伸出来;防静电膜包覆FPC 本体对应于2个锅仔片的位置。当两个锅仔片并列设置在FPC本体上时,可 以将FPC本体对应于两个锅仔片的位置同时用一个防静电膜包覆,其设计较 为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防静电膜与FPC本体之间设有黏胶层。防静电膜和FPC本 体的结合方式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FPC本体设有结构定位槽;防静电膜上对应于结构定位槽的 位置设有缺口;从而使防静电膜可以避开定位槽,不会影响定位槽的固定功 能。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含壳体;FPC本体设有结构定位槽,壳体设有 对应于所述定位槽的凸包。FPC本体固定在壳体的固定方式较为简单,易于 实现,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柔性电路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防静电膜与柔性电路板位置关系示 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侧键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两个锅仔片之间设有延伸区的柔性 电路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两个锅仔片之间设有延伸区的防静 电膜与柔性电路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其中一个锅仔片的一侧设有延伸区 的柔性电路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其中一个锅仔片的一侧设有延伸区 的防静电膜与柔性电路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8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大管脚上锡效果的PCB槽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HDI挠性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