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明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8788.4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韦加娜;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李志强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包含一种透明敷料。
背景技术
皮肤受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受损皮肤的护理往往需要使用敷料。敷料是伴随着人类发展史而不断向前发展,至上世纪60年代,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敷料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伤口的种类的多样化导致敷料的种类也是非常之多,如传统“老三样”的药棉、纱布、绷带,以及新型敷料的壳聚糖、藻酸盐、聚氨酯、硅酮等。这些敷料分别应用于不同的伤口以及同一伤口的不同阶段。然而,伤口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一些慢性伤口得不到有效地护理,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准确把握好伤口的不同阶段需要得到怎样的护理。
透明敷料是当前一类全新的敷料,它主要是利用一些透明的医用高分子弹性体化合物加工制作而成,如聚乙烯、聚丙乙烯、聚氨酯、聚乳酸等。其亲肤性强、粘接度高,还有防水功能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关于透明敷料的报道。然而,出现的报道大都局限于单一的结构,导致其功能的单一性,因而应用领域主要为静脉输液的受损皮肤处。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功能多样化的敷料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具体到透明敷料,赋予其多重功能是该技术领域的一大风向标,也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现有公开的复合型伤口敷帖,包括粘结层,第一敷料层,第二种敷料以及隔离层,第一敷料层固定于粘结层,且位于粘结层与隔离层之间,所述的第一敷料层设有孔洞,第二种敷料填充于孔洞中,所述的粘结层设有开口,孔洞与开口的位置相对应。此类敷帖利用更换孔洞中的敷料达到及时吸收伤口渗出液,却存在孔洞中的敷料容易跌落或滑出等问题,在更换敷料的过程中也容易在伤口上引入细菌,造成伤口感染,同时具有现有医用透明材料层的普遍不足,即透气性不好严重影响了伤口的愈合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透明敷料,通过在孔洞上方设置贴片来解决敷芯从透明层中跌落或滑落,同时隔离细菌进入伤口,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利用透明层的透明性方便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更换合适的敷芯层,已达到伤口快速愈合的目的。该透明敷料具有构造简单、合理、方便使用,同时能保持伤口湿润、透气、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明敷料,该透明敷料由封面层、透明层、粘胶层以及敷芯层组成;所述的封面层位于最底层,与透明层通过粘胶层粘结,所述封面层的尺寸和透明层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粘胶层涂敷在透明层的四周边沿处,所述透明层的中间位置未涂覆粘胶层;所述的透明层中央开设有孔洞,所述的孔洞内填充敷芯层;所述透明层与封面层相背离的一面正对孔洞处设有贴片,所述贴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明层上,所述贴片的另一端可沿固定在透明层的一端上下盖合,所述贴片与透明层接触的一面涂有粘胶。通过在孔洞上方设置贴片来解决敷芯从透明层中跌落或滑落,同时隔离细菌进入伤口,以免造成二次感染。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尺寸为透明层尺寸的1/5~1/2。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片的尺寸不小于孔洞的尺寸。保证贴片能够完全盖住孔洞,使孔洞中的敷芯层不易跌落,同时在更换敷芯层是防止细菌进入伤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片为透明层的一部分,通过剪切透明层中央形成一边与透明层连接的贴片和孔洞。在完整的透明层上剪切形成,避免原料浪费,同时简化制作工艺。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片可活动的一端设有手抓部。设置手抓部方便揭开贴片更换敷芯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层上位于粘胶层和孔洞之间还设有致密的气孔,所述气孔分布在粘胶层和孔洞之间的1/3~1/2处并靠近粘胶层的四周。设置气孔有利于敷料的透气性,从而最大限度地给伤口提供一个有利于其愈合的微环境。
优选的,所述的透明层为由聚乙烯、聚丙乙烯、聚氨酯、聚乳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工成的透明薄膜。
优选的,所述的敷芯层为藻酸盐无纺布、壳聚糖无纺布、活性炭纤维、聚氨酯泡沫、止血纱布、壳聚糖凝胶、藻酸盐凝胶、硅酮凝胶或冷敷凝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封面层为格拉辛硅油纸,所述的封面层克重为40-90g/m2。
优选的,所述的粘胶层为低致敏性医用无纺布粘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8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