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扎带车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9156.X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楼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国明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13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特别适宜在自行车、童车和高档自行车、童车上,用扎带将车铃固定在自行车任意需要位置上使用的扎带车铃。
背景技术
随着健身、养生风行的趋势,自行车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代步工具,除作交通工具外,同时其更有休闲、运动、环保的特性。安装在车把上的车铃能为骑车人和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可靠保障,但车把的安装空间有限,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还需在车把上安装一些警示灯、照明灯、水壶、手机架、卫星导航仪、小型播放器等附加件,同时还希望这些附加件位于最佳使用位置上。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62154.1“可旋转与附加件结合的车铃”就提供了一种将附加件能方便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且通过对该附加件的转动,使其转动到方便操作、最佳使用的位置上,但其体积大、而且仅能安装在把手上,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扎带车铃,体积仅为原来一半,但音量却比原来大,而且音质、音色好,铃声清脆响亮悠长、回荡纯正,通过扎带将其安装在自行车上便于操作的最佳位置上使用,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扎带车铃,包括安装在铃盖上的撞击机构和连接机构,及连接有压簧的基座和连接有撞块的转盘配合,并且转盘沿基座转动,所述撞击机构由连接有上、下橡垫的紧固铆钉将所述基座、转盘、铃盖连接成一体组成,所述连接机构由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扎带和扎带两端连接锁帽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车铃的铃盖由铜材料制作,而铃盖的体积小,内腔直径仅在23~24毫米,小巧玲珑、美观,声音响亮、清脆,并且声音悠长回荡好听,比原车铃的音质、音色都好,因在紧固铆钉上、下与铃盖的配合处增加了上、下橡垫,在铃盖中间通孔的上表面处增加了凹弧面,上、下橡垫分别与铃盖上凹弧面的外、内表面配合,用上、下橡垫隔开紧固铆钉与铃盖间的接触,紧固铆钉没能压死铃盖,并铃盖下端与转盘间留有一距离,铃盖内腔与外界相通,这样使铃盖处于悬空吊挂状态因此和其它车铃结构不一样,所以其撞击声大,声音响亮清脆。另外,选用扎带作固定连接结构,而且扎带的长短可调节,固定后还用锁帽锁紧。同时此车铃体积小已小型化,占用有效空间小,不一定要安装在有效空间很小的车把上,因转盘可带动挡块任意方向转动,所以撞块可安装在任意操作方便的最佳位置上,安装位置多样化、灵活无限制,基座和转盘除连接铃盖和撞块外,还互相配合能相对转动具有双重功能,因此在未增加零件的情况下,带有撞块的转盘能沿着基座转动,增加了车铃可转动的功能,使撞块可在任意位置上敲响铃盖,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分解图。
图2、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铃盖3上端为中间有通孔和凹弧面3-1的球面腔,下端为圆柱腔,内腔直径小为23~24毫米。
紧固铆钉1为下端带滚纹的阶梯杆,顶端为与铃盖顶面的凹弧面3-1相配合。
转盘8,一端为中间有通孔的圆盘,圆盘下表面的内止口8-3中有均布的小凹槽8-2,另一端边缘上的两侧壁中间有一凸台8-1,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凸台8-1上,另一端固定在撞块5下表面的盲孔内,撞块5的撞击面上有一圆形撞击点5-1,撞块5沿着弹簧6转动。
基座9上端为带盲孔的圆柱,中间为圆盘形,圆盘形上表面周边有均布的减重工艺孔和小凸块9-1,小凸块9-1的形状与转盘8上的小凹槽8-2形状相配合,下端为带矩形通孔9-2的弧形圆台,并弧形圆台的下表面为弧形面便于安装。
扎带10一端为外表面有滚纹10-1的长带状,另一端的端头上有带半圆形通孔10-2的锁扣10-3,为使扎带10固定后不会再松动或移动,先将扎带10的一端穿过基座9上的矩形通孔9-2和锁扣10-3上的半圆形通孔10-2,再用锁帽11拧在锁扣10-3和扎带10一端外,利用扎带外表面上的滚纹10-1和锁帽11的内螺纹配合将扎带拧紧,锁帽起到定位锁紧作用。
上、下橡垫2、4由橡胶材料制成,分别固定在紧固铆钉1上,与铃盖3中间通孔处凹弧面3-1的上下表面形状相匹配,与铃盖的凹弧面最小接触,并隔离铃盖3与其它零件的接触,使铃盖处于悬空吊挂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国明,未经楼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9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互补自发电式自行车
- 下一篇:双座板骑行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