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0076.6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史亚闻;唐军;朱映平;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电磁式接触器是一种利用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磁化铁芯带动触头通断的控制电器,线圈起励磁作用。线圈是接触器内部的重要组件,线圈性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现有接触器为了降低线圈的能耗,常在线圈的一侧设置节能模块,现有接触器节能线圈由于加工工艺的需要,一般是把节能模块以及线圈本体分开加工然后组装成成品线圈,而现有技术一般是利用螺钉固定等形式将节能模块固定在线圈骨架上,此种结构一方面外观不太美观,另一方面结构复杂,不便于加工及组装。
现有线圈的固定采用基座等零部件直接压紧线圈与底座或铁芯接触,接触器工作时,铁芯的吸合碰撞冲击很大,容易带动线圈剧烈振动,线圈振动容易磨损漆包线和损伤电子元器件,造成线圈短路烧损或吸合不良等故障,使接触器失去效用。
现有接触器线圈漆包线引线和接线端子引线通常采用软引线,由于软引线可以随意弯折的特性,需要有效的固定措施固定引线,且其装配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现有线圈漆包线引线与接线端子引线常常采用胶水粘贴或凹槽固定等方式固定,在使用过程中接线端子引线极易脱落和晃动,造成线圈引线断裂,线圈和接触器失效。
此外,接触器的线圈及铁芯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一方面要求底座有较好的防护性能,阻隔人体及异物进入铁芯等关键部件工作区域,另一方面要求底座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将线圈及铁芯工作时的热量散发出去。现有底座通常做成封闭式结构或者完全开放式结构,封闭式结构有较好的防护性能,能很好的阻隔灰尘颗粒等异物进入,但散热条件较差,线圈容易高温老化烧损,开放式结构底座铁芯和线圈暴露在空气中,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但不能阻隔灰尘颗粒等异物进入,使铁芯极面容易沾染灰尘异物。半封闭式结构留有散热孔及安装机械联锁、辅助触头或其他附件的安装孔,而安装孔相对较大,当机械联锁或附件不用时,底座不能很好的阻隔异物进入,从而容易造成卡滞,噪声、使用寿命低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成本低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包括线圈骨架2,所述线圈骨架2的一端连接有节能模块1,线圈骨架2和节能模块1上设有相互连接配合的凸筋211和导向槽121,线圈骨架2和节能模块1还设有相互连接配合的卡扣挂钩212和弹性挂钩122。
进一步,所述凸筋211和卡扣挂钩212设于线圈骨架2上,所述导向槽121和弹性挂钩122设于节能模块1上,线圈骨架2的凸筋211滑入节能模块1的导向槽121连接固定后,线圈骨架2的卡扣挂钩212与节能模块1的弹性挂钩122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圈骨架2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与节能模块1连接的线圈骨架安装板21,所述节能模块1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节能模块安装板11,两侧节能模块安装板11的内侧设有与线圈骨架安装板21配合安装的安装凹槽12;所述导向槽121设于安装凹槽12内,所述弹性挂钩122也设于安装凹槽12内,所述凸筋211设于线圈骨架安装板21的两侧,所述卡扣挂钩212设于线圈骨架安装板21的两侧;线圈骨架安装板21从节能模块1的一侧水平插入安装凹槽12时,弹性挂钩122发生弹性形变,线圈骨架2的凸筋211与节能模块1的导向槽121连接固定后,弹性挂钩122复位与卡扣挂钩212卡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圈骨架2包括中部的绕线柱22和绕线柱22两端的线圈端板23,所述线圈骨架安装板21延伸设置于线圈骨架2一端线圈端板23的一侧,所述节能模块1一端开口,开口一端朝向线圈骨架2,两侧节能模块安装板11垂直设于节能模块1的一端,线圈骨架安装板21垂直安装于节能模块1两侧的节能模块安装板11间。
进一步,所述弹性挂钩122设于导向槽121的上方,所述卡扣挂钩212设于凸筋211的上方;弹性挂钩122与安装凹槽1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向一侧倾斜延伸设置;卡扣挂钩212的端部向一侧凸出设有卡扣弯钩212a,卡扣挂钩212在卡扣弯钩212a的下方一侧设有卡扣斜面212b,卡扣弯钩212a的下方形成与弹性挂钩122配合的卡扣斜槽212c。
进一步,所述安装凹槽12的底部垂直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滑行板123,两块滑行板中间形成导向槽121,所述弹性挂钩122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滑行板123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
- 下一篇:接触器与浪涌抑制器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