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站立式轮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0114.8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芮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4;A61G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8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立 轮椅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立式轮椅框架。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轮椅车又被简称为电动轮椅,是诸如残疾人、年迈体弱者、步履艰 难者、肢体受伤者和医疗临床康复患者之类的特殊人群代步的工具。电动轮椅车的 宏观结构是公知的,具体而言包括车体和电动机构,车体包括车架、轮子(一对前 轮和一对后轮)、椅座、椅背和扶手,电动机构包括电动行走轮支架、控制器和 一对电动行走轮。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电动轮椅车的技术信息。
并非限于例举,虽然各自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使 用者坐的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僵硬,对于一些腿部残疾,如小儿麻痹症引 起的腿部残疾导致的不能站起的残疾人,适时的站立和腿部锻炼对腿部和身心健康 都很重要,这些活动往往要靠护理人员的帮助才能实现;目前还没有能够帮助残疾 人站立二不需要外人帮助的轮椅,而且多数功能较多的轮椅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 尤其不能靠残疾人本人就能够实现工作、生活和锻炼等多种功能。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帮助使用者站立的轮椅车,以弥 补现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站立 式轮椅框架,辅助可以展开的轮椅车架,通过对原脚踏板结构的改变,增加腿托, 帮助使用者舒适地安放双腿,在轮椅变形时稳定使用者的脚,帮助使用者站起或者 坐下,弥补现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站立式轮椅框架,包括轮椅车车体, 所述轮椅车车体前部装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连杆与轮椅车车体 前部的脚踏板安装管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管是异型管,其内壁带有一个轴向延伸 的导向面,所述连杆的外形与脚踏板安装管的内腔相配,所述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 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轴向垂 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根连杆的 下部连接,所述左、右两根连杆的上部装有腿托,所述腿托呈矩形条状,其长度方 向与左、右两根连杆垂直。
所述腿托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板安装管和连杆的安装孔之间 通过螺栓或者销可拆卸连接。
技术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脚踏板结构的改变,增加腿托,帮助使用者舒适的固定 双腿,弥补现有轮椅车产品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踏板安装管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踏板安装内腔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站立式轮椅框架,包括轮椅车车体1,所述轮椅车车体 1前部装有脚踏板2,所述脚踏板2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连杆3与轮椅车车体1前部 的脚踏板安装管4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管4是异型管,其内壁带有一个轴向延伸 的导向面,所述连杆3的外形与脚踏板安装管4的内腔相配,所述脚踏板安装管4 和连杆3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与脚踏板安装管4 和连杆3轴向垂直。
所述脚踏板2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根连杆3的下部连接,所述左、右两根连 杆3的上部装有腿托5,所述腿托5呈矩形条状,其长度方向与左、右两根连杆3 垂直。
所述腿托5用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脚踏板安装管4和连杆3的安装孔6之间通过螺栓或者销可拆卸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以通过螺栓或者销调整脚踏板安装管4和连杆3之间 的位置,按照需要对脚踏板2安装的位置进行调整,在使用者坐在轮椅上的时候, 双脚踩在对脚踏板2上,双腿则靠在脚踏板2上方的腿托5上。
在轮椅变形时,腿托和脚踏板2可以让使用者舒适地安放双腿,帮助使用者站 起或者坐下。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 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 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 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芮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吉芮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