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0271.9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麦克风,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被动抗噪的耳机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个人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型电脑等,已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耳机可提供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为了能使用电子产品进行通话,配有麦克风的耳机麦克风也是常见的配件。
为了兼顾收听声音以及收集声音两项功能,传统耳机麦克风是采用耳机与麦克风分离的设计,两者再通过信号线或简单的机构彼此相连。如此,可使耳机贴近耳朵,并使麦克风贴近嘴部。然而,这样的设计使得麦克风同时也会收入环境噪音,使得使用者的声音的清晰度大受影响。若要采用主动式抗噪,则需配置抗噪电路而造成成本上升,且主动式抗噪也会破坏所收集的声音的保真性。另外,为了缩小耳机麦克风的体积,另一种传统的耳机麦克风采用蓝牙通讯,并将耳机与麦克风设置在同一机壳内。然而,此设计的麦克风依旧设计在最靠近嘴部的一端,且因为麦克风与嘴部的距离变远了,故需要采用价格较高的指向性麦克风进行收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麦克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克风收音效果不佳且抗噪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耳机麦克风包括一壳体、一喇叭单体、一耳垫以及一麦克风。壳体具有连通的一腔室与一出音口。耳垫配置于壳体外围。喇叭单体与麦克风配置于腔室,且麦克风位于出音口与喇叭单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喇叭单体将腔室分隔为互不通气的一前腔室与一后腔室,麦克风位于前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麦克风的直径小于等于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麦克风为电容式麦克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麦克风与腔室的一腔壁之间具有一通道,用以供喇叭单体所提供的声音经由通道传送出出音口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耳机麦克风还包括一蓝牙通讯单元,电连接喇叭单体与麦克风。此蓝牙通讯单元具有声音回授抑制(echocancelling)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为一体成型,且该壳体的最大外径小于8mm,以利使用者佩戴时可置入耳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麦克风的收音口正对于出音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耳机麦克风还包括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卡置于腔室。麦克风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印刷电路板与腔室的腔壁之间具有通道,用以供喇叭单体所提供的声音经由通道传送出出音口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耳机麦克风还包括麦克风引线。腔室的腔壁上具有线槽。麦克风引线电连接麦克风且通过线槽而延伸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耳机麦克风中,喇叭单体与耳垫共同提供密闭消噪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耳机麦克风可隔绝环境噪音而取得较佳的收音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耳机麦克风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B为图3A的扬声器的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耳机麦克风
110、210、310:壳体
120:喇叭单体
130:麦克风
150、250:耳垫
C10、C20:腔室
C12:前腔室
C14:后腔室
P10、P12、P20:出音口
W10、W20:腔壁
T10、T20:通道
240:蓝牙通讯单元
260:防尘网
370、372:印刷电路板
G12:卡槽
380:麦克风引线
G14: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灯音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ARM单板机的电力系统便携式互联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