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推力配副支承的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0514.9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林;王建;严新平;欧阳武;梁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5/07 | 分类号: | B63H5/07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支承 大功率 轮缘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缘推进器,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舶推进系统包括主机、推进轴系和螺旋桨等不可或缺的装置,但 随着主机单机功率的增大,体积随之增大,推进轴系的长度也随之增大,其结 构也日趋复杂,由此导致了船舱空间利用率低,能量传递过程损耗增加,传递 效率降低等缺陷。有毂轮缘推进系统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船舶推 进方式,它将电机与推进器集成一体,可有效地减少推进系统占用的船舱空间, 提高了船舶的推进效率,减少了振动与噪声,可以很好的保证舰船的隐蔽性。 目前出现的轮缘推进的设计可根据推力轴承的分布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推力轴 承安装在桨毂两端,另一种是将推力轴承安装在螺旋桨外缘的轮缘两端,各自 都有一些缺点。第一种设计的推力轴承长时间的运行产生磨损后,轴向间隙增 大,螺旋桨在受力不均时,桨毂一端会发生偏移或倾斜,螺旋桨连接轮缘的一 端就会在横向产生更大偏移或倾斜,可能导致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发生接触摩 擦,难以保证机动航行或恶劣工况下螺旋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种设计的 推力轴承,在和第一种推力轴承承受同样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功耗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四推力配副支承的有毂轮 缘推进器,以提高轮缘推进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副推力轴承、后副推力轴承、前 主推力轴承、后主推力轴承、螺旋桨、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桨毂和外壳。桨 毂两端安装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在电机转子两端安装前副推力轴承 和后副推力轴承。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 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电机转子和桨毂是一体设计,外 壳上装有电机定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螺旋桨桨毂的两端面分别 安装有一套主推力轴承,以承载螺旋桨正、反转时产生的推力,同时在螺旋桨 外缘的轮缘两端面安装有两套副推力轴承。主推力轴承长时间的运行产生磨损 后螺旋桨会有横向偏移或倾斜的倾向,此时两套副推力轴承发挥作用,即产生 推力来阻止螺旋桨连接轮缘的一端产生更大的横向偏移或倾斜,有效避免转子 和定子的接触摩擦,降低推进器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有毂轮缘推进器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副推力轴承,2.后副推力轴承,3.前主推力轴承,4.后主推力 轴承,5.螺旋桨,6.电机定子,7.电机转子,8.桨毂,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副推力轴承1、后副推力轴承2、前主推力 轴承3、后主推力轴承4、螺旋桨5、电机定子6、电机转子7、桨毂8和外壳9。 前副推力轴承1和后副推力轴承2安装在电机转子7的两侧。前主推力轴承3 和后主推力轴承4分别固定在桨毂8的两端面。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 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5、 电机转子6和桨毂8是一体设计,外壳9上装有电机定子6。
电机通电后,置于磁场中的电机转子7会开始做圆周运动,螺旋桨5与桨 毂8随之转动,三者有相同的角速度,推进器工作。正常工作时前主推力轴承3 和后主推力轴承4承担推进器的全部推力,在遇到恶劣海况,或螺旋桨5受到 较大不平衡力而发生倾斜时,前副推力轴承1和后副推力轴承2承担部分的推 力,并阻止螺旋桨5进一步倾斜,避免电机定子6与电机转子7发生接触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带导轮的内齿啮合双桨船舶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