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0575.5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庄传华;梁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传华;梁贺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翼单囊式 转轮 拖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尤其涉及一种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
背景技术:
底层鱼类起捕难始终是围绕我地渔民的一个难题。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传统的小型地拖网底层鱼类捕捞难,对江河、湖泊、沟塘、库底的底质状况有适应性差,不仅耗能高,而且捕鱼的效率低下。
我对传统小型地拖网进行工艺创新改造,其结果是生产效率倍增,对传统地拖网的创新改造不仅解决了底层鱼类捕捞难的问题,而且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这就是我创新设计的“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其对江河、湖泊、沟塘、库底的底质状况有更强的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拉网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增加捕捞渔获物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包括敞口的渔网,渔网口部后边串连有直线形钢绳制成的吊钢,吊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悬挂套圈,渔网的口部前边串连有网口绳索,网口绳索两端与吊钢相联接,网口绳索上间隔设置有网坠;渔网的上方设置有横桁,横桁贯穿于悬挂套圈内,横桁与网口绳索之间间隔若干根拉索,拉索一端固定在横桁上,另一端固定在网口绳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桁的两端还转动安装有转轮。
所述的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桁采用直径为25~40mm的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外径小于悬挂套圈的内孔。
所述的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的直径一般为30~6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拉网时轻松,省力1/2,可减少拉网船动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底质平坦的沟、河、湖、库、池塘,适应性更强,不存在底坎挂网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拉网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增加捕捞渔获物量;
4、本实用新型适合于捕捞各种底层鱼类,如鲤、鲫、黑鱼、黄颡鱼、鲶鱼及虾;
5、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一般采用购买3-5米宽网片,缩结后达5米长三折缝合加横桁装转动轮即可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无翼单囊式转轮地拖网,包括敞口的渔网1,渔网1口部后边串连有直线形钢绳制成的吊钢2,吊钢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悬挂套圈3,渔网1的口部前边串连有网口绳索4,网口绳索4两端与吊钢2相联接,网口绳索4上间隔设置有网坠5;渔网1的上方设置有横桁6,横桁6贯穿于悬挂套圈3内,横桁6与网口绳索4之间间隔若干根拉索7,拉索7一端固定在横桁6上,另一端固定在网口绳索4上,横桁6的两端还转动安装有转轮8。
横桁6采用直径为25~40mm的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外径小于悬挂套圈的内孔。
转轮8的直径一般为30~60cm,当拉网时轻松,横桁6两端的转轮在捕捞各种底层鱼类滚动,可减少拉网船动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当然,渔网与底部不会发生底坎挂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传华;梁贺,未经庄传华;梁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滩涂贝类捕获机器
- 下一篇:用于繁育麦蛾柔茧蜂的装置